114 魏忠賢很生氣(第1/2頁)
章節報錯
“而舅舅你,咳咳,我能說嗎?”
魏忠賢哈哈大笑:“說嘛,有什麼不能說的,舅舅原本是滄州的一個潑皮,從小偷雞摸狗,今天偷看李寡婦洗澡,明天砸了隔壁老王家的窗戶,這些事情我不怕人說。”
魏忠賢似乎好久沒有這麼開心過了,人年紀大了,就會想起小時候,想起自己的年少輕狂。
他們並不會以此為恥,反而會後悔年輕的時候沒有再混蛋一點,等到老了,就感覺年華易逝,人無再少年。
方正也被魏忠賢的開朗所感染,笑道:“舅舅是真性情,也是真正的草根出身,只有從底層出來的人,才知道群眾最需要的是什麼,什麼事壓在百姓頭上的大山。舅舅沒有從百姓中走出來就去欺壓百姓,而是儘量讓更多的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但是這些清流們不同,他們本來就擁有安定的生活,他們中秀才,可以見官不拜,每月還能領取供奉,等到中了舉人,就可以免除徭役,讓別人把田地掛靠在自己名下,收取好處。”
“等到他們中了進士,就可以做官,騎到百姓的頭上作威作福。”
“當然,他們中有不少人會堅持自己的理想抱負,做一個為國為民的清官,但是他們大多數人為了科舉搭進去半輩子,指望他們當官不撈錢,簡直就像是期盼商人不牟利,百姓種田不要糧食。”
方正一口氣說了好多,其中有些話是他在書本上看到,有些是他自己生活經驗的總結。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方正從後世的許多被曝光出來的貪腐官員身上,推測出大明朝的官員應該也有這些問題。
相比於後世更加完善的監督機制,如今的官員,貪腐肯定更加嚴重。
如今的大明已經執行了二百多年,你要說他沒有問題,純屬是糊弄鬼。
任何一個封建王朝,在經歷了最初的一百多年偉大輝煌之後,都不可避免的會走下坡路。
原因就在於既得利益者的貪婪。
魏忠賢聽完方正的論述,眼中大放異彩:“正兒,這,這些話都是你自己想的?”
儘管方正的話裡面,有許多名詞他沒有聽過,但是大致的意思魏忠賢還是能夠明白的。
作為一個文化不高的古代人,他的政治智慧很高,看問題的高度和方式都是高屋建瓴。
但是你讓魏忠賢寫一本書,將自己與東林黨的鬥爭細細講述,他肯定寫不出來。
因為他沒有系統的思考過,這並不是說他的水平不如方正,相反,魏忠賢的水平比起四百多年後的許多大學者、大理論家都要高。
只是他不會總結,不會將自己的思想用文字表述出來。
方正的每一句話都好似說到了他的心坎裡。
魏忠賢似乎是第一次認識自己的這個外甥,以往他只將他當成了一個弱冠青年,並沒有多加重視。
如今聽到他對東林黨的一翻評論,方知他心有溝壑。
方正沒有掩飾道:“是的舅舅,這些都是我心中所思所想,有不到之處,還請舅舅批評指正。”
“不,你說的非常好,但是還有一點你沒有說到。”
方正一愣,問道:“是什麼?”
“就是這起子文人,想要跟皇爺爭權!”
魏忠賢臉上笑容一收,寒氣肆意,“當初先皇駕崩,當今聖上還沒有即位,楊漣、左光斗夥同大學士方從哲、劉一燝、韓爌等朝臣一起到乾清宮逼迫李選侍交出皇爺。”
“這些人自詡忠臣,可是他們知道李選侍當時是在保護皇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