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方正鄭重的點點頭,正色道:

“舅舅,方正記住了,我一定夾起尾巴做人!”

剎那間,魏忠賢彷彿看到了當年剛剛進宮的自己。

“對了舅舅,我還要跟你說件事。”

方正緩緩道

“明日午時,我就要領牌出城,去河南嵩山抓捕罪犯。”

“又要出差?還是去河南?”

魏忠賢面露不虞之色,他實在不想自己的侄兒去外面冒險。

剛剛聽他講述江陵之行,就把自己嚇得夠嗆。

現在又要去嵩山,來回好幾千公里呢。

“不行,不許去!”

“舅舅,我還沒說完呢。”

魏忠賢怒了,狠狠給了方正後腦勺一下

“臭小子,有話不能一塊說完?非得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你當是大姑娘拉屎呢?”

經過半晌的交談,此時的舅甥倆,才真正的像一對爺倆。

方正捂著腦袋委屈道:

“哪是侄兒想去啊,還不是那個陸文昭,他點名讓侄兒出差,就連駕帖都已經給刑科稽核過了,現在侄兒的名字,已經在刑科和錦衣衛掛上了號,更改不得。”

魏忠賢氣的乾瞪眼,卻無計可施。

他是九千歲不錯,可是有些事情,還真不是誰官大誰說了算。

正所謂縣官不如現管。

某些事情你去找大領導,不一定好使,但是找到具體辦理此事的基層人員,給你出個證明,蓋個章就把事情解決了。

“舅舅放心,我這次去,也就是抓幾個小毛賊,出不了什麼岔子。”

方正也是寬慰魏忠賢。

地方與京師不同。

天高皇帝遠,若是地方造反,即使京師出兵鎮壓,趕到那,黃花菜都涼了。

若是大明開國的時候,還不敢有人作亂。

可現在,大明皇朝已經出現頹勢。

政令下到地方,經常出現陽奉陰違的事情。

加上朝中黨派林立,許多地方官員根本不知道該如何站隊。

今天東風壓倒西風,明天西風壓倒東風,朝廷政事糜爛至此,由不得魏忠賢不擔心。

“好孩子,你等著,我去跟皇上求詔書。”

魏忠賢大手放在方正的肩膀拍了拍,心裡在做著鬥爭

“咱們老李家的人,不惹事,也不怕事,公差你只管去做,到了地方上,遇到危險,就可持此調動當地衛所兵士!”

“謝謝舅舅。”

方正的這聲謝,發自肺腑。

皇帝的恩寵,並不是無限的,用一分就少一分。

朱由校明面上是醉心木工,不理朝政。

其實就是把魏忠賢推出去做擋箭牌,用來緩和皇權與君權不可調和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