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姑母來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夏侯紓對管家一事並無興趣,就東一耳朵、西一耳朵的聽著,無非都是廚房菜品、花園修理、物資採買等等繁瑣之事。她聽了半晌也沒聽出點新鮮有趣的事情來,甚至有點想回去睡個回籠覺。
好不容易熬了小半個時辰,夏侯紓真的就有些昏昏欲睡了。直到有人來報,說是姑太太到了,她才打起精神來。
夏侯湄照例是帶了一堆禮物過來,她身邊的林嬤嬤不停地在跟慶芳解釋每件禮物分別是給誰的,有什麼功用。
夏侯湄跟鍾玉卿打了招呼,立馬拉著向她行晚輩禮的夏侯紓,驚喜道:“果然是女大十八變,許久不見紓兒,越發出落得嬌俏可人了。”
夏侯紓對姑母的這一番說辭相當腹誹。明明年前及笄禮時才見過,她還拉著母親的手感慨時光易逝,她們都老了。如今才過去幾個月而已,哪裡有那麼多變化。但她不能說出來,只好笑了笑。
夏侯湄的手卻沒有放開,而是繼續說:“早知道今日你在家,我就帶若謙一起來了。你們表兄妹也是很久沒有見過了,也該多走動走動。”
許若謙是夏侯湄的二兒子,在榮安侯府許家同輩中排行第八,平時就喜歡把自己關在家裡讀書,對詩詞歌賦很有見解。不過夏侯紓與他並不對脾氣,所以平時見了也只是相互見個禮,並沒有什麼深交。
夏侯紓一時之間不太明白姑母讓她跟許若謙多走動是什麼意思。
鍾玉卿卻先一步反應過來,立馬打圓場說:“紓兒這孩子年紀一天天大起來了,只是這性子卻收不住,整天胡鬧沒個正形的。若謙那孩子文雅喜靜,只怕兄妹倆見了也處不來。”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夏侯紓與許若謙就是後者。
果然之女莫若母!
夏侯紓立馬感激的看向母親。
夏侯湄卻沒在意。她笑了笑,岔開了話題無比懷念的說:“我瞧著紓兒呀,就想起了我年輕的時候。府中這一輩的三個姑娘,我從前覺得綺兒的脾氣像我,如今看來,還是紓兒最像我,所以看著就格外親切。”
夏侯湄口中的“綺兒”便是夏侯潭與已過世的先夫人況氏所生的大女兒夏侯綺,比夏侯紓大七歲,隨她父親搬到錦鳳城的第二年就嫁給了錦鳳城城主的嫡長子韓廷譽,如今已兒女雙全。此外夏侯潭與繼室章氏還有一個小女兒夏侯純,只比夏侯紓大兩歲。
鍾玉卿看得明白,便說:“三個姑娘性子都像你,只不過這兩年就紓兒一個人在你眼前晃悠,你才會覺得她最像你。”
夏侯湄聽了,似乎也覺得是那麼回事,這才放開了夏侯紓。
夏侯紓鬆了口氣,挨著母親在下首坐了下來。
夏侯湄接過女使奉上來的茶水抿了一口,又悵然若失道:“平心而論,三個姑娘裡,大姑娘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也是最上心的。她母親去世的時候,她才開始牙牙學語,路都不會走,我看著真是心疼不已。這孩子真是命苦了些。好在章氏是個敦厚良善的,進門之後也沒虧待她,把她養得很好。眼瞅著她一天天長大,我這裡心也歡喜,原是打算在京中給她再說門好親事,所以她父親要去錦鳳城赴任時就想把她留下。哪裡知道她怎麼都不肯聽勸,執意要跟過去,不到一年就嫁給了韓廷譽。錦鳳城我沒去過,但是聽人說那裡氣候不好,夏天熱得慌,冬天又極為寒冷,而且處在兩國交界地,不怎麼太平。她若是肯聽我的,不嫁那麼遠,平時也還能走動走動。如今一年也就逢年過節時送來節禮和幾封請安的信。唉,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鍾玉卿的臉色早就在夏侯湄提到夏侯綺不肯留在京城時變得不悅起來。她耐著性子待夏侯湄說完,便毫不客氣的說:“這都過去多久的事了,大姐還提它做什麼?如今大姑娘與大姑爺琴瑟和諧,兒女雙全,乃是世間美事。而且大姑娘是個和善懂事的孩子,這兩年也是被兩個孩子牽絆住了,等過兩年孩子大了,還怕大姑娘不回來看你?”
夏侯湄聽了鍾玉卿的話心裡很不是滋味,就愣在那裡半晌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