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脫身(第2/2頁)
章節報錯
門房有些慌了,四下看了看,依然沒有見到人,也不知道那雜役究竟有沒有出門。但他們很快就平靜了下來。他們的職責不過是看守大門而已,裡面發生了什麼事與他們何干?再說那雜役說是去請郎中,萬一因他們的阻攔而誤了事,豈不給自己找麻煩?所以也沒放在心上。
只是他們怎麼也沒想到,那個雜役不僅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正大光明出了漱玉閣的後門,而且再也沒有回來。等到他們知道他們放走的可能就是縱火之人時,兩人也很有默契地保持口徑一致,堅稱自己一直守在後門,沒有看到任何可疑人員從後門出去過,至於是否是混在客人裡面從前門出去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前門的門房自然不敢擔下這個雷,但他們又拿不出證據來,這事就這麼成了一樁懸案。
夏侯紓原本就無心摻和漱玉閣的事,她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打探到可靠的情報查完易舞的死因。至於後面將銀香從泥潭裡解救出來,不過是順手為之,所以銀香從漱玉閣出來後又去了哪裡,她也不關心。
夏侯紓與邱老爹推著木板車走了一段,直到確定遠離了漱玉閣,後面也沒人跟蹤後,才停了下來。夏侯紓把木板車交還給邱老爹,拍了拍手上的灰塵,方說:“邱老爹,今天您辛苦了。你放心,您這般為我,我也不會虧待你的。”說著便從腰間取下一個錦袋遞給邱老爹,“這是尾金。”
邱老爹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是放下了,提起袖子擦了擦額間不知何時冒出的細汗,接過錦袋掂了掂重量,又開啟來瞧了瞧,忙說:“姑娘,你給多了。先前我們說好是五錠金子,來之前你已經給過我兩錠金子了,怎的還給五錠金子?”
夏侯紓笑了笑說:“先前你我商定的確實定是五錠金子,但看在您信守約定的份上,多出來的這兩錠金子,便算是我對你的謝意和補償了。”
邱老爹聽完感激涕零,感念自己沒有白忙活這一趟,對這兩個門房又是作揖又是哭,還破了財,都值了。
夏侯紓見邱老爹如此容易滿足,忍不住又叮囑一句:“經此一鬧,只怕你日後再跟漱玉閣做生意也沒那麼容易了。我看這些錢也夠你們再添置幾畝地或做點其他買賣,不如就說是被嚇著了,或是以後送往漱玉閣的蔬果品質差些,慢慢地就斷了這樁生意。”
邱老爹忙點頭道:“姑娘言之有理,這漱玉閣確實是個是非之地,對蔬菜果子的要求也頗多,大小顏色處處是規矩。先前我那老婆子就勸我斷了好,可我思忖著這裡管事的出手大方,結賬也不含糊,也就一直沒捨得。如今出了這樣的事,正好也斷了我的念頭。”
儘管邱老爹說得誠懇,但夏侯紓心裡還是有些過意不去,畢竟莊稼人能夠找到一個出手大方且從不賒賬的長期買家不容易。
不過任何選擇都是有得必有失,沒了跟漱玉閣的這樁穩定的生意,邱老爹拿著那些酬金去做點其他的也不錯,即便什麼都不做,也夠他們夫妻用一兩年了。這樣一想,夏侯紓心中的愧意便淡了許多。
與邱老爹辭別後,夏侯紓一個人漫無目的地走了許久。後來她看到一條小河,便徑直走到河邊捧起河水洗自己臉上的汙漬,仔仔細細擦乾淨後,才起身看向身後不遠處的大樹,無奈地嘆了口氣道:“你還想跟我到什麼時候?”
大樹後,一個蓬頭垢面的女子緩緩走出來,正是銀香。
“你跟著我幹什麼?”夏侯紓滿臉疑惑,暗暗琢磨著自己已經把她從漱玉閣救出來了,脫離了那個不見天日的泥潭,她卻陰魂不散地跟了自己一路,究竟有何圖謀?
銀香躡手躡腳在離夏侯紓五米處站定,懦懦道:“姑娘雖然將我從漱玉閣救出,但丞相府的人還在找我,我……我現在無處可去。”
“所以呢?”夏侯紓問道,“你就打算一直跟著我嗎?”
銀香有些緊張,但還是態度誠懇且謙卑地說:“姑娘既然肯救我出來,我便知姑娘不是丞相府的人,至於姑娘究竟是何身份,追查易夫人的死因究竟有何圖謀,我不敢推測。只是我畢竟是侍奉過易夫人的,姑娘若肯留下我,我必當盡心為姑娘著想,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夏侯紓無所謂的笑了笑,說:“你的意思是你方才跟我說的話並不是全部事實?還有事瞞著我?”
銀香一聽更加緊張了,連忙解釋說:“姑娘誤會了,我方才對姑娘所說的句句是真話,絕不敢隱瞞。只是方才過於慌亂,怕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漏了。姑娘若是不介意,我可以慢慢回憶,說給姑娘聽。”
慢慢回憶?那不就得花很長的時間嗎?
夏侯紓並不喜歡這個交易,而且自己身份特殊,銀香現在又是丞相府正四處追殺的人,若是把她留在身邊,只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所以她很直白地拒絕了,道:“我並不想知道其他的事,你還是走吧。”
銀香頓時臉色蒼白,突然跪倒在地,悽聲道:“姑娘,你若不留下我,我就沒有活路了!”
說得好像她不發善心就是罪過一樣。夏侯紓有點想笑。她最討厭別人拿生死來威脅自己,遂冷漠道:“你若想死,又與我何干?”
銀香愣了愣,望著夏侯紓冷若冰霜的臉,徹底絕望了,緩緩站起身來,一步一步往河邊走。
夏侯紓本想一走了之,眼不淨心不煩,可當她看著河水漫到銀香的腰間時,終究還是心軟了,便說:“我可以再幫你一次,但是此後你便不可再對任何人提起,就算日後再見到我,也要裝作不認識。”
銀香頓了頓,許久才轉過身來問:“姑娘說的當真?”
夏侯紓聳聳肩無所謂地說:“你若不信,便繼續往河中間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