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幕僚(第1/2頁)
章節報錯
從護國寺回來後,鍾玉卿非但沒有解開鬱結,反而更加愁眉不展。
夏侯紓旁敲側擊問了幾次,母親不僅沒有告訴她原因,還推說近來府中事務繁多,自己要忙些日子,讓夏侯紓沒事不要去打擾她。
夏侯紓尋思著自己的傷還沒好,常在母親面前晃悠難免會露出破綻,既然母親讓自己少去她面前晃悠,她也樂得沒有管束,藉著整理琴譜的名義在住處養傷。
紫衣男子給的藥很神奇,用了不到三四天,傷口就已經開始結痂,約半月有餘,便只剩下一道淡淡的疤痕,不仔細看就如同被輕微擦傷了一樣,平時包紮好了用袖子蓋住,倒也無礙。
夏侯紓是個愛熱鬧的人,眼看著手臂上的傷口漸漸癒合,琴譜也整理得差不多了,更是閒不住,便帶著云溪在府中找樂子。
越國公府是在夏侯氏祖宅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隨著後世子孫的興旺發達,宅院也越建越大。
從莊重典雅的府門進去,便是一個大海子,深約五六米,約佔整個莊園的三分之一。池中常年積水,成了府中一道獨有的景緻。夏天,一池碧水荷花香,蜻蜓點水蝴蝶忙;冬天,瓊漿玉液蓄滿塘,清若明鏡映天光。尤其是到了晚上,天空中的星子映在水面上,如同沐浴在池中,因而取名洗星池。
洗星池中心有一座水榭,一條曲廊南北蜿蜒相續,移步換景,直通北邊的花園。園裡山石錯置,亭榭林立,草木繁盛,花團錦簇,勃勃生機。花園後為寬闊的青石板小廣場,廣場東西兩側沿著花園各建了一排工整的套院,東為沐春院,西為隆秋院,住著未在京中置辦房產的幕僚及其家眷。
廣場以北則是一正兩偏、坐北朝南的三座大門。三進深的宅院,正門內沿南北中軸線依次是前堂、中堂和後堂。前堂最宏偉,屋宇高大寬敞,廳堂正中懸掛有太宗皇帝親筆御賜家匾,兩邊整齊有序地擺放著樣式考究的黃花梨木傢俱和瓷器擺件,是議事、待客之地。中堂又稱頌雅堂,是夏侯氏歷代家主寢居之處,屋內裝飾典雅不失矜貴,左右廂房分別為家主的書房和私庫。後堂為家廟,供奉著夏侯氏各代先祖牌位,莊嚴肅穆,長日香火不斷,遠遠地便能聞到一股香燭氣味。後堂以北積土成山,山上蓋了幾間別院,古木參天,藤葛攀壁,乃夏日避暑勝地。
東偏門內是一排排佈局嚴整的別緻套院,宅院幽深、景色各異,其間甬道相連,是夏侯氏子孫居住之所。再往後便是一片夾雜著柏樹的竹林和小花園,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將家眷的居所和教育子孫的書塾隔離開來。
西偏門內則井然有序地分佈著車棚、牲口棚、庫房及僕人住房,人員及進進出出,熱熱鬧鬧,煙火氣息十足。
而整個越國公府最熱鬧的地方,卻是幕僚們居住的沐春院和隆秋院。
閒來無事,夏侯紓最喜歡去沐春院裡看父親的幕僚們辯論或格鬥,也因此經常會聽到一些朝中發生的大事和京中的傳聞與八卦。
最近討論得最激烈的便是當朝天子喜得皇長子,大赦天下的大喜事。
當朝天子獨孤徹,登基七年有餘,精明強幹,仁厚禮賢,民心所向。在他的治理下,朝政清明,邊鄰安定,天下富庶,百姓安居樂業。人們都說他有太宗皇帝的遺風。
然而身為九五之尊的天子,卻也不能事事遂心如願。
據說獨孤徹登基以來,曾兩次採選秀女充盈內宮,如今宮中叫得上名號的妃嬪就有十幾個,個個溫良賢淑、才色雙絕,可多年來除了大行皇后蕭氏為天子誕下了一位公主,竟再無一人成功誕下子嗣。
傳聞蕭皇后敦厚仁慈、賢德淑順,與天子識於微時,夫妻感情極為深厚。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蕭皇后臨產前遇上宮中大亂,導致其受驚早產,誕下公主後不久便撒手人寰。
天子亦是重情重義,深愛髮妻而遲遲未冊立新後,內宮諸事皆由其生母姚太后操持,妃嬪相處十分融洽。
儘管天子春秋正盛,可皇嗣不興,儲位空虛,還是讓朝臣詬病和擔憂。尤其是獨孤徹還有兩位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異母弟弟。一位是妻妾眾多、子嗣興旺的濮王獨孤衍,一位是剛滿十八歲尚未婚配的紀王獨孤律。
皇長子的出生在給皇室帶來了新希望,卻也打破了宮內宮外原有的平衡格局,掀起了朝堂和內宮之間的暗流,將眾人的心思都攤開在陽光下。
一來皇長子生母呂氏出身低微,如今也只是區區一介美人,不堪養育皇子;二來天子年富力強,中宮之位懸置多年,終究是不合規矩。
更有甚者,直言宮中多年未有皇子出生,即便偶有孕者,也難以保住胎兒,與六宮無主有關。若立賢德之人正位中宮,母儀天下,屆時宗廟告慰,皇嗣延綿,國家必然長盛不衰。
朝臣們請求冊立新後的奏章中,早已對新後人選有了主張。
其中,呼聲最大的兩位,一位是華貴張揚的貴妃姚氏,也是帝太后姚氏的內侄女,皇帝的親表妹。另一位則是端莊謙和的淑妃佟氏,皇太后楊氏胞妹的女兒,嫡親的外甥女。
新一輪的後位之爭,表面看起來像是姚佟兩家的競爭,實際上也是兩宮太后之間的鬥爭。
天下皆知,獨孤徹並非先帝嫡子,生母姚氏僅為先帝的德妃。獨孤徹即位後,按禮制尊先帝原配皇后楊氏為皇太后,居濟和宮;生母德妃姚氏則為帝太后,居毓韶宮。
因濟和宮與毓韶宮分別居於內宮的東西兩側,故兩宮太后分別又被稱為東太后和西太后。
這些年來,楊太后一直避居濟和宮吃齋唸佛,諸事不問,漸漸沒了當年做皇后時的勢頭。而姚太后是天子生母,又掌控中六宮的實際大權,自然是處處都要壓楊太后一頭。所以儘管姚佟二妃家世背景雄厚,且都入宮多年,在宮中的榮寵也不相上下,但是姚貴妃背後有以姚太后為首的姚氏家族的全力支援,又有多年協助姚太后打理內宮的經驗和手段,似乎在中宮之位的角逐中更佔優勢。
可佟淑妃也不差。
先帝在世時,佟淑妃就經常隨母親進宮拜見當時貴為皇后的姨母楊氏,自幼與宮中的皇子公主玩在一塊兒,言行舉止堪稱典範。而且她與獨孤徹的原配蕭氏祖上有親,因而長相與蕭氏有幾分相似,性子也溫婉,就連蕭氏誕下的福樂公主都與她十分親近。
夏侯紓託著腮坐在屏風後面聽了許久,對幕僚們爭論的內容越發沒了耐心。
姚、佟、楊三家雖然在南祁位高權重,與皇室歷來有著姻親關係,但世代做的都是文官,而夏侯氏是武將世家,可謂涇渭分明。
文武官員在政見上向來有所差異,言語衝撞更是屢見不鮮,大多是維持著表面的和諧。因此夏侯氏與姚佟兩家也不過是同朝為官,共事一君的情誼,私下並無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