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回憶是座城(第2/2頁)
章節報錯
偏偏餘修源血氣方剛,又志向高遠,他在信中請求孫嘉柔給他三年時間,屆時他一定會金榜題名,掙個一官半職便來迎娶她。
俗話說,易求無價寶,難覓有情郎。孫嘉柔情竇初開,又少不更事,聽到這樣的海誓山盟自然是心中歡喜如小鹿亂撞,只盼著這三年早早過去,餘修源榜上有名,騎著高頭大馬,抬著八抬花轎來娶她。
二人互許終身,憑著一封封情意綿綿的書信傳達相思之情,滿心滿眼裡都是對未來的計劃和期待,渾然不知他們之間的私相授受早已被長輩們看出了端倪。
孫家禮教森嚴,孫勵文不相信平日裡溫順乖巧的女兒會做出有損家族顏面和自己官聲的事情來,篤定是餘修源背後教唆,誘拐官家少女。於是派人去查了餘修源的底細。方知餘家祖上不過是獵戶出生,後來改行做藥材生意才有了微薄的家底。餘修源上過幾年學堂,又憑著自己的努力中了秀才,得到監察史的舉薦,才到孫家姨母府上做了門客,並非大富大貴之人。即便有朝一日餘修源奮發圖強受到主家的重用和舉薦,有個一官半職,改變了卑微的出身,家裡也清貧得很。
而孫家雖然不是什麼皇親貴胄,但也世代為官,算得上書香門第,在京城裡是有頭有臉的人家。
如此門不當戶不對,孫勵文自然不同意女兒繼續與餘修源來往。
孫嘉柔年紀輕不懂得世故迂迴,鐵了心要嫁給餘修源,見家裡人逼得緊了,便讓侍女彩霞幫忙傳遞書信,暗中與餘修源約好一起私奔。
豈料他們的小把戲早就被閱人無數的孫勵文看在眼裡,人還沒出京城,就被雙雙抓了個正著。
隨後,彩霞因縱主私奔被孫家活活打死。孫嘉柔雖未受皮肉之苦,卻被鎖在家裡關了數月,斷絕了與外界的一切聯絡。
幽禁期間,孫嘉柔每日過得渾渾噩噩。她曾絕食反抗,裝病逃跑,甚至以死相逼,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最後都被及時救了回來。
支撐著她活下來的大概便是情郎的許諾。
在她的多番以死威脅後,孫勵文終於失去耐心,他告誡孫嘉柔,如果她繼續鬧下去,他就只當自己沒生過這麼個女兒,立刻去官府狀告餘修源誘拐官家少女,到時候不僅餘修源現有的功名保不住,還可能被髮配邊疆做奴役,屆時他們將永生永世不得相見。
孫嘉柔迷糊灌頂,漸漸意識到,即便她不再尋死覓活,她跟餘修源此生也是無緣了。但餘修源不一樣,他出生低微,好不容易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如果父親真的把餘修源的前程斷了,那她就是徹底害了他。
明白了這個道理,孫嘉柔慢慢就安分了,只是成日鬱鬱寡歡,身子也一日不如一日。
劉夫人是個保守且要臉面的人。她雖對女兒的種種行為頗為不恥,但畢竟也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看到女兒日漸消瘦,她心疼不已,所以才帶了孫嘉柔來這佛門淨地住一陣,希望她能夠早日悔悟,重新開始。
回憶是一座小小的城,困住了孫嘉柔以及她夢中了的那個人,她走不出、忘不掉、好不了,便只能在相思的渡口,守望一枕殘夢,任誓言在腦海中痴纏,著上憂傷的顏色,爬滿少女年輕的面容。
聽完孫嘉柔的敘述,夏侯紓既震驚,又惋惜。她尚未經歷情愛之事,沒法感同身受,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孫嘉柔。不過她從前聽過的戲文裡,這樣得不到長輩認可的感情,大概也就兩種結局,要麼歷盡艱險,相濡以沫;要麼彼此妥協,相忘於江湖。
為了表現得更真誠一點,夏侯紓甚至假設如果有一天自己面臨跟孫嘉柔一樣的困境,又會怎麼做。畢竟前有鍾綠芙,後有孫嘉柔這兩個鮮活的例子擺在眼前,她也不知道將來在婚事上能不能自己做主。如果她有了相愛的人,父母卻橫加阻攔,或者執意要把她嫁給其他人,她會不會如同孫嘉柔一般反抗、控訴、逃跑,甚至以死相逼?
如果這是一場雙向奔赴的愛情,她應該是會的吧。
夏侯紓默默思忖著。
想到這裡,夏侯紓才發現,她光聽孫嘉柔在說了,那麼餘修源呢?
那個讓孫嘉柔心心念念甚至以命相搏的翩翩少年郎,他是早就認命,屈服於不匹配的門庭之下,還是跟孫嘉柔一樣思念成疾,守望相助,打定主意抗爭到底?
如果餘修源屈服了,孫嘉柔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感動了她自己,根本就不值得。但如果餘修源還在堅守,那麼她也支援孫嘉柔為自己再搏一搏。
不去爭一爭,誰知道最後是輸是贏呢?
她問:“他呢?他知道你現在的處境和想法嗎?”
孫嘉柔愣了愣,似乎想到了什麼,眼裡閃爍著一束亮光,隨後卻又苦澀地點點頭,道:“他說他這輩子非我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