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 金鰲島萬壽宮(第2/2頁)
章節報錯
楊明詳細詢問後得知原來洪荒外海的修行之法千奇百怪,除了靠著血脈的異族和妖修有仙武神通,肉身強悍,更多的修行法門還是集中在神魂和法術之上。
正是因此,性命雙修的全真教玄門正法才是在洪荒外海都令人眼饞的傳承。
楊明知道君子門弟子的忠誠經過考驗了,悟性心性無一不是人中龍鳳,所以就開始傳授他們太素化生功和玄天劍經。
君子門弟子一修煉便知道了這等仙武神功乃是增強肉身,性命雙修的正宗法門,都歡喜的修行,數日內就全部入門了。
白雲霄外出還未回來,剩餘弟子中領頭的是一個叫向潛的儒生,他的悟性資質最高,靠著正氣相助,數日內更是已然打通了十二天經脈,練出了不俗的真氣。
楊明傳授給向潛的全真劍法他也早已練成,如今內功也小成,令楊明不由得生出了教徒有成的快感,稱讚道:“向潛你好生修煉,最多十年便可成就人仙果位,雖說也是藉助了你儒門修為的幫助,但是你若是單靠儒家之法,想要修煉到堪比人仙的層次只怕要數十年苦功,而且咱們全真教嫡傳的仙武之法還可性命雙修,以後你肉身孱弱,只能以銘器和正氣禦敵鬥法的缺陷便可改善了。”
向潛也能感受到自身的變化,他微笑著深施一禮,道:“弟子感謝神君教導之恩。”
楊明正要再說話,卻聽到福道人傳聲而來:“楊神君,白道兄他們回來了。”
楊明神念散出,果然看到白雲霄一行乘坐三艘百丈長短的大龍舟快速的披荊斬棘而來。
這龍舟之上無帆無槳,行進速度之快遠超駿馬賓士,顯然是內涵法術了。
楊明的神念看到白雲霄一行站在居中的龍舟甲板上,另外兩艘船一艘載滿了散發著香氣的巨大原木和微微閃光的磚瓦等建築材料,還有一艘則是滿滿的一船樣貌身材各異的力工匠人。
片刻後三艘龍舟停靠在一怒島的碼頭上,白雲霄等人還沒下船,楊明、張三丰赫爾沉通元、福道人、海月老母就帶著君子門弟子來到碼頭等待。
白雲霄下得船來與眾人見禮。
熱鬧了片刻,白雲霄才問道:“神君,真君,清玄天尊老祖師和赤煉祖師、龍祖師呢?”
清玄帝君同時還有著太始教化天尊神號的訊息此時也已被君子門弟子知曉,因此白雲霄也會以天尊稱呼林清玄。
楊明朝著島嶼中心高聳入雲的大山拱拱手,道:“三位祖師正在戌狗山內閉關修煉。”
白雲霄等弟子整了整衣衫,又正了正頭冠,衝著島嶼正中已經改名叫做戌狗山的大山拜了拜,而後才說道:“神君、真君。弟子不辱使命,帶回來了巧手國和雲燕國、獨眼巨人國、地精國、倭奴國等十國的工匠,還有最上乘的纏絲金香木、玳冒琉璃瓦、交油漆……”
白雲霄如數家珍的把自己多日的苦功一一訴說,而後還取出了採買物資付錢、僱傭工匠交付定錢的收執條子等交給了楊明。
因為君子國當時是舉國搬遷,所以一怒島上有著君子國一國之富,無數的金銀珍寶都藏在文廟之內,白雲霄數日前離開時就帶了三箱珍寶,此時都花了乾淨,還欠著巧手國、雲燕國和地精國三國商人的一多半的物資錢。
楊明雖然是如今全真教管事的,但他不耐俗務,這幾日教導弟子還無妨,涉及到錢財物資等事情就頗為煩悶,忙喊來張三丰和沉通元兩位做掌門掌教的,將一把條子塞到兩人手上,說道:“你們來看,若是檢視無誤就交付了欠款,然後讓他們在戌狗山上修建宮闕便是了。”
說著楊明就快步走遠了。
張三丰和沉通元一個是開創家業的祖師,一個是執掌紫霄宮數十年的掌教真君,對於修建道宮的小事自然是手到擒來。
半個時辰後,諸事清算了,十國工匠們都恭恭敬敬的衝著兩位真君行禮,而後就帶著靈獸、工具、機關獸等搬運了另一艘船上的物資快步上山了。
因為與林清玄的安排,這幾日沉通元和張三丰一直在戌狗山上移樹改石,挖山斷澗,營造著未來拱衛道宮的“周天星斗三百六十截陣”。
這個法陣是沉通元和張三丰兩位陽神真仙加陣法大家合力精研而成的護山大陣,此陣融合了奇門遁甲和五行八卦,還有文廟中供奉數千年的三百六十個上乘的銘器,以銘器替代星斗的星力,如此佈置山形、陣眼、寶物等。
按照沉通元和張三丰的推算,這個陣法乃是集迷惑、幻境、雷法等二百多個神通法門疊加的護山大陣,若是此陣完全建成,如三眼神君這等功力的高手前來就足以抵擋十天半個月了。
擔心工匠們損壞了還未成型的大陣,也擔心他們無意間觸動了陣眼的法門當場殞命,沉通元和張三丰反而走在了頭裡。
數個時辰後上萬人便一齊登上了戌狗山半山腰,楊明這時候又不知從哪出來了,他講一份宮闕圖紙塞給主持修建道宮的十位大工匠,說道:“這是咱們全真教道宮仙闕的圖紙,你們依照如此修建,還有其餘偏殿、別院、亭臺樓閣等要聽從沉真君和張真君的吩咐,免得耽擱了護山大陣……”
十位工匠來之前就知道了是要給近幾個月裡突然異軍突起、聲名顯赫的全真教修建道宮,自然不敢怠慢,都同聲應諾了,而後才仔細的看著圖紙。
過了片刻後,十位大工匠中資歷最老,隱隱居首位的有著地精國大賢者稱號的西拉黑眨了眨大眼睛,用他綠色的雙手眼花繚亂的驗算了半晌,而後滿意的點點頭,說道:“依照這個圖紙修建道宮正好能把山體與山腰空地完全利用了,圖畫的太過精準了……”
讚歎了一句,大賢者西拉黑想起了一個問題,躬身問道:“我等修建宮闕最多月餘便可建成,只是道宮牌匾須得以南海螺祖的青黛粉書寫才能保證萬年不褪色,這要現在就派人去求藥粉制牌匾了,不知道宮是何名?還請神君示下,我等也好及早下手。”
楊明澹澹一笑,想著祖師的神諭,道:“此島以後叫做金鰲島,這島上的道宮便叫做萬壽宮。”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