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林清玄在重陽宮七子拜別後就帶著孫德生和明純、五羊等四個關係最好的火工道人下山而去。

十天後眾人就回到了紫霄宮。

林清玄親自給幾個道人交流了一番之後,讓他們自我選擇前程,所有的火工道人都選擇拜入林清玄座下成為三代弟子。

由於林清玄了解這些道人的品質,更知道他們資質本就不好,現在年紀大了即使得到真傳也練不出什麼名堂,所以思索再三,林清玄就把易筋鍛骨章傳授給眾人。

自此以後,林清玄座下算是有了淨慈、明成、五羊、鶴慶、九蟲、明純六大弟子。

淨慈道人年紀最長,門內道號為志慈道人,之後的五道年齡都在二三十歲之間,按照年齡大小排列,也改了法號,以此為志成、志羊、誌慶、志蟲、志純。

六道對於林清玄那是感恩戴德,叩首致謝後就退下做事了。

林清玄端坐在紫霄大殿內,右手蒲團上坐著的是孫德生。

林清玄微微一笑,道:“孫師兄,以後你就做紫霄宮的執事道人,所有一切事情你都可做主,身份上我也可以請周大哥收你為徒,以後你也能列入二代弟子門楣,咱們還是親親的師兄弟。”

孫德生輕輕搖頭,道:“林師弟不必麻煩,我在紫霄宮隨便做些活計就好,執事道人是大可不必,至於真傳弟子的身份更不必為我求了,不管什麼身份,你我兄弟情誼不變,我孫德生能與林師弟你成為道友已是咱們的緣法,其餘東西非我所求。”

林清玄見孫德生態度堅決,讚歎道:“孫師兄你乃真道人,小弟與你相知真乃人生一大幸事,您舊不曾習武,但是我這有強身健體的功夫,你可學了,以後便能精神抖擻,身體康健。”

林清玄說著把自己手寫的連功法帶心得體會的易筋鍛骨章和、全真心法、九陰神功的冊子遞給孫德生。

孫德生接了過來,簡單翻翻,見林清玄寫的仔細,他自己有熟讀道經,也都看得懂,見卻是都是玄門修行的心法,並無武功,便點頭道:“如此甚好,我再過幾年便要壯而衰了,練練氣功延年益壽也是咱們道家本分。”

林清玄初來紫霄宮做執事道人時,滿宮只有八九個道人,去年下半年開始大量招收道童和遊方道人,如今已有三十餘人了。

等到林清玄把孫德生和志成、志羊、誌慶、志蟲、志純五弟子帶回來,紫霄宮道人的數量就突破了四十人。

雖然比起之前多了數倍,但是對比偌大的紫霄宮卻不算什麼。

志慈道人說過,百年前紫霄宮興隆時滿宮有三四百個道人,林清玄如今做了宮主,自然也想經營出一方天地,於是就在過了上元節後,林清玄命人把六大弟子都叫到自己的房中,又讓志慈把孫德生也請來。

六大弟子叩首行禮後都站在一旁,林清玄先和孫德生則各施一禮入座。

林清玄看了志慈道人呈上來的許多賬目,知道隨著紫霄宮志慈道人醫術精湛的名氣傳出去,每月的診費委實不少,加上香火錢和捐贈等,紫霄宮內進項雖然還遠不如重陽宮,但是在全真教下院裡算是排的上號的了。

林清玄算過一次,估摸著現在每月額的進項能養活得了一百六七十人,就對仍舊管著滿宮事務的志慈道人吩咐道:“現在金國大廈將傾,蒙古鐵騎肆虐北方,咱們做道人的只能維護一方,懸壺濟世。

即日起我們就多招收北地逃來的難民,能入宮做道童道人的就安置好,不行的就安置在山上做個山民替咱們管理菜田藥田等,不拘多少,你們師兄弟六個商議著辦。”

志慈道人等六人下跪應諾,林清玄又問京西南路是否有惡賊災害,若有也要想法子消弭掉。

志慈道人思索片刻,輕輕搖頭道:“目前並無惡賊過境,戰事也還未到此地,整體說起來,咱們均州和襄陽都還算富足穩定。

師父放心,若有什麼淫賊惡徒來襄陽、均州等的作案,我等武功雖不濟,但是若是出手也自能將他們拿下,那是因為您老人家名氣太大,丐幫襄陽分舵早已唯咱們馬首是瞻了,他們丐幫的好手多,到時候自然會一同動手了。”

林清玄微微頷首,問道:“丐幫分舵的首領是誰?”

志慈道人躬身道:“是丐幫八袋長老黎生黎老哥,他年前帶著弟子上山來拜見您,就是我接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