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林清玄的吩咐和保證,加上君子國也確實沒有能力擊退洪荒外海第一勢力海祖門,為了保全道統傳承,也是為了一國子民,君子國的高層們聽從了林清玄的安排,很快就開始組織君子國的國民進行疏散。

君子國所在的島嶼不小,人口也足足有七八萬之多,可是碼頭被毀,君子國舉國上下也找不出足夠八萬人乘坐的船隻,很快垂頭喪氣的申儀等人就找到了正在文廟打坐的林清玄。

林清玄沉吟片刻,又看了看天演鏡中多出的好幾套儒家修行秘法,微笑道:“此事不難,爾等將可為容器的銘器之寶紛紛取來,我將其祭煉為容人之寶,載人之器具便可備足了。”

儒家修行之法是詠讀經典,而後培育胸中的浩然正氣,為了護道也有了煉器之法,只不過是將正氣日夜灌入器皿,時間一長便能給每一個儒生造就出一件座右之銘器,也就是儒生的伴身之寶。

夫子勝的銘器是五德寶劍,申儀的銘器則是“觚不觚”,也就是一件稱酒的禮器,其餘儒家境界中被稱為“治國”境界,地位為大儒的修士們也都有著各式各樣的銘器,其中不少都是容器。

在林清玄看來,這些儒士的煉氣之法粗俗不堪,左右不過是把銘器當成了身體的延伸,動手時不過是灌入正氣去將銘器祭出去,運使之法和祭煉之法都十分的原始,遠不如自己所創的《太始天符地籙祭法百訣》。

所以林清玄此時想的就是在君子國中儒生修士的銘器內加以祭煉,只需要加上三清文即可,如此這些本就是容器的銘器就能大小如意,同時有收納之功,屆時數萬人靠著祭煉後的法器收納,頃刻間就能盡數帶走了。

很快數十件水盂、盆、盤、鬲、方彝、鼎、簋等大儒們的銘器就被送到了林清玄的面前。

林清玄一一看後就開始施展“一氣三清仙訣”,陽神瞬間分出數十道神念進入銘器之內,然後同時祭煉三清符文打入銘器之內。

由於林清玄是全力施為,只有一個時辰就同時把數十件銘器內的三清符文祭煉明亮,只需要依法施為就能將銘器變的大小如意,也能收納外物和生靈。

長出一口氣,林清玄估算著時間已經過去半天,若是海祖門內有著秘法,能知道斷鰲海祖已然身死的訊息,前來報仇的海祖門高手興許已經有第一批快趕到了。

知道不能再拖,林清玄當即以神念御使銘器飛出文廟,而後喊道:“各位鴻儒速速領取銘器,將各地國民收納其中,然後隨老道飛離此處!”

數十位修為最高深的大儒飛起接過銘器,而後就聽到了清玄真人傳聲入耳的教授的一番心法口訣,大儒們知道這是全真教祭煉法寶的真傳奧秘,都潛心記下,而後稍加演練,見自己的銘器靈性大增,更多出好幾項神通妙用,人人心中歡喜,對於拜入全真教的未來也多了幾分期盼。

宏德書院的山長施宇託著自己的羊頭觥飛至島南,此處方圓千里都是自己宏德書院所管轄範圍,他之前為了能把自己轄區內的五千多名子民帶走,急的抓耳撓腮無從下手,此時飛至宏德書院之上,運氣吐聲道:“凡我宏德書院所轄學子、婦孺速速攜帶乾糧行李出門靜候!”

由於儒生需要時常唸經誦典,論法講學,所以傳聲之法乃是各自最擅長的入門神通,施宇山長的功力修為雖然不過是跟武俠凡星中的築基煉氣士相仿,可是他以胸中正氣運勁呼喊,聲音卻可傳達百里方圓,由此可見儒家修士所練的浩然正氣在能量檔次上要勝過習武之人的內力真氣。

不過整個洪荒外海縱然有無數的修行之法,可是如林清玄一路推演而來的以武入道的法門卻不曾有,整個洪荒外海的修士鬥法卻還都是施展法術神通和法寶法器比鬥,各自的肉身都遠不如築基仙人和人仙等厲害。

正是因為比較過了,林清玄才知道自己走通的這條路原比洪荒外海的萬千修行之法還要高明,因此才會決定吸納其餘諸法精奧,搞明白太乙道果奧秘,然後將神仙之法向上再推演出地仙和天仙,最終創立出屬於自己的太乙道果。

在武俠凡星中林清玄已經修成了神仙果位,成為了和整個凡星世界能量等級一檔的存在,再想往上走已經是奢望,可是來到了洪荒外海後林清玄才知道真實的不朽是太乙道果,是混元道果,是開創這方無限大世界的大羅道果。

正是因為知道了前路,林清玄才要探索出太乙之路,才會苦心在四海飄蕩數年。

不過林清玄如今答應夫子勝救下君子國倒是並非為了夫子勝所贈的《一燈驅夜經》,主要還是被夫子勝捨生取義的精神和君子國堅守正道的精神感動了,所以才會出手相助,只是為了正道之間的同氣連枝,為了在邪魔橫行,眾生掙扎的洪荒外海留存一些天地正氣。

林清玄覺得如果不是擔心自己出了太大的風頭引來血屠長老那等高手,自己看到洪荒外海這等妖神橫行,肆虐生靈的做派,早就大開殺戒了。

雖然見惡而不懲有違自己仙道祖師,玄門正宗的道心,但是修為境界到了林清玄的程度,也早就能做到隨心所欲的程度,自然不會被什麼條條框框束縛。

對於林清玄而言,在自己沒有看到太乙道果的奧秘前,在沒有找到給周大哥報仇的機會前,自己還是要小心翼翼的行走世間,既要介於其中還要超乎其上。

在施宇山長大喊數十聲後,早就做好了搬遷準備的各個村鎮的儒生、婦孺、老人等都揹著包袱走出家門,在各村鄉賢三老的帶領下站成佇列,等待著書院的先生前來。

過了大約半柱香,眾人就看到天空中忽然飛來了一個方面大耳的黑鬚黑髮的青衣大儒,眾人都認出是自家的施宇山長,忙躬身施禮。

施宇默唸心決,掌心原本巴掌大的羊角觥突然飛起,迎風便漲,片刻後化作樓船海獸的大小,而後羊首獸頭突然張口吐出一道旋風,將數千名儒生、婦孺、老人盡數捲入巨大的羊角觥的腹內。

施宇運勁衝著羊角觥內大喊道:“諸位莫慌,我的座右之銘得清玄師伯祭煉,已然成了自成洞天的法寶,請諸位安心在內歇息,待我們到了一怒島再放列位出來,咱們再建家園!”

在宏德書院發生的事情同時在君子國的各處都上演著,過了一個時辰後眾書院山長就將書院所轄的民眾並學生弟子全部收入寶物之內,而後託著銘器來向林清玄覆命。

林清玄一一聽了眾大儒的彙報後,淡淡一笑,看了眼施宇,笑道:“在你的宏德書院正南五十九里處,還有一戶人家未曾收入,還有清和書院的三里山東坳內有兩戶人家……”

聽了清玄真人的話,幾位山長就忙轉身施展秘法飛回去。

又過了半個時辰總算是把君子國的國民全部收入了法寶銘器之內,林清玄的神念又掃了一遍,見確無遺漏後,才下令道:“帶上文廟,走吧。”

四個修為高深的鴻儒飛到文廟的四根棟樑之前,同時口噴浩然正氣,而後正氣清光托起棟樑,只見整個文成大殿之上的瓦礫震顫數下,整個文廟就赫然飛起。

林清玄和數十名君子國的大儒就同時飛起,環衛著文廟朝著北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