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通元看到林清玄後驚喜的上前施禮拜見,林清玄念頭一動就有柔和之力憑空生出將沈通元托起。

起身後,這位傳聞是仙流中第一高人,與終南派祖師張三丰同為當世唯二鬼仙真君的全真教主卻小心翼翼的垂手站在一旁,像是私塾裡的學童見到了先生一般的俯首帖耳。

“祖師您日理萬機,不知何事動勞您親自下界?”

林清玄眼中閃爍出精光,微笑道看著沈通元,道:“老道即將破碎虛空輕易不再露面,是以心血來潮,掛念爾等便前來看看。”

沈通元聞言心中激動,只覺得祖師爺只是一眼就讓自己無所遁形,不僅陰神和身體被看的通透,就連心中的想法念頭也一覽無餘了。

通元真君今年六十多歲,看著雖然像個少年道人,但是心性修為早已勘透了道家清淨致虛的高深境界,數年裡不知恐懼為何物,可是被清玄祖師看一眼,通元真君卻難以自制的心中驚恐起來。

他神色一慌,知道是被人看透的驚慌,忙默唸道經降服心神。

林清玄淡淡說道:“通元孩兒,你的修為還算不錯,這些年執掌全真教,弘揚正法,傳承仙道,老道都看到眼裡了。”

聽了林清玄的誇獎,沈通元心神歡欣鼓舞,連說不敢。

已經有數十年不曾瞭解中原仙流和武林的變化,林清玄就和沈通元閒聊相詢。

等到沈通元說了半晌林清玄也終於對發展了二十多年後的中原武林和仙流有了最清晰的認識。

由於嵩山大戰後明教退守崑崙山隱居,少林寺、終南派、華山派等六大派全都隱居不出,只留些外門下院的弟子在江湖上支撐門面,伺候仙人。

即便是丐幫這個縱橫天下的大幫派也分出來離世隱修的丐幫潛龍堂,入得潛龍堂隱世修仙的全是築就仙基以後的丐幫宿老前輩。

是以在仙流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了築基後的高人才能參與其中的世界,凡是未能築就仙基之人,即便是原七大派嫡傳弟子還是全真教嫡傳弟子,都只能是外門下院的武林中人,唯有築就仙基,成為大武聖方才能拜入仙門修習上乘仙法玄功。

因為當年林清玄的訓斥,點醒了各派的煉氣士,也為他們劃清了修行境界,所以這二十多年裡仙流發展迅速,各大派都是幾位到十幾位的人仙,即便是凝聚陰神的鬼仙高人也不乏少數了。

在仙流中修為最高的就是全真教主沈通元、終南祖師張三丰,兩人是陰神大成,開始著手研創下一步修行法門的真仙,其餘的少林心禪堂九老、空見和終南七俠、華山四老、峨眉二老等都差上許多。

林清玄對沈通元和張三丰本就給予了厚望,也堅信這兩人一定能走到陽神境界,甚至開創出不亞於玄天劍經的其他成系統的仙法神功。

得知張三丰和尹志平如今已經成長為仙流雙雄,乃是獨一檔的人物,林清玄微笑撫須,說道:“你們都沒有讓我失望,這樣很好。”

“老道此次前來是要傳給你六大仙法神通,你學會後傳給張三丰,二人一同研修,三十年內興許就能渡劫衝關,踏足不朽陽神的至高境界。”

聽到清玄祖師的吩咐,沈通元忙躬身應諾。

林清玄正要出手將自己花費了二十年功夫所創的六大神功仙法直接灌入沈通元的腦中,忽然眉毛一動,笑道:“說曹操,曹操到,君寶這孩子果真是福緣深厚。”

通元真君也露出了笑容,神念與山下那個熟悉的神念相觸,傳聲道:“張道友,速速登山來,拜見清玄老祖師!”

……

在武當山下的一個險絕僻靜的小道上走來了一老一少兩個道人,老道人身材高大,鬚髮花白,方面大耳,肌膚光滑細嫩如青年,一身道袍滿是汙漬,看著像是個邋里邋遢的遊方道人,不過他兩眼溫潤如玉,行走間龍驤虎步,一看就知道器宇不凡。

在老道士身邊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小道士,長得面容忠厚,不過根抵不俗,雖然施展輕功追趕的氣喘吁吁,但也勉強能跟上老道人的腳步。

兩個道人正越過一條山澗,突然前面的老道人腳步一頓,似乎在側耳傾聽,隨機哈哈一笑,道:“我老張的福分到了。”

轉頭看向身後的小道童,老道人說道:“沖虛,你過來,我帶你去拜見清玄祖師和通元真君去。”

沖虛道童是終南派第五代弟子,自從恩師清風和師叔明月下山執掌終南派下院別宮後就是他伺候祖師爺,如今已有三四年之久。

張三丰沒有架子,沖虛道童年紀又小,平素裡說話也不需要思索衡量,聞言皺眉道:“祖師爺,弟子知道您是來拜見全真教主通元真君,向他請教淬鍊陰神的秘法的,可是清玄祖師他老人家不是有二十餘年未曾顯聖了嗎?難道也在山上?”

張三丰笑道:“想必是清玄祖師知道我要來紫霄宮求教,特地顯聖,莫要多問,你到了山上乖乖行禮便是。”

說著右手托住沖虛小童的肋下,兩人衣袂一抖就飛躍山澗,一路騰雲駕霧到了飛昇巖之上。

從飛昇巖落下,張三丰就看到林清玄和沈通元二道正面帶微笑的看著自己。

張三丰急忙帶著沖虛童兒跪下叩首拜見。

“弟子張三丰拜見清玄祖師,拜見通元教主。”

“弟子沖虛拜見清玄老祖師,拜見通元教主……”

沈通元躬身給張三丰還了半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