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 嵩山大戰(第1/4頁)
章節報錯
大宋順天十四年
此時距離正道七大派圍攻明教光明頂的大戰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年,可是短短的五年裡江湖卻熱鬧精彩的勝過了以前五十年。
年輕一輩出現了袁貌、殷離、楊無忌、張彤嫣、殷湘君等最傑出的高手,還有稍大一輩的方升、楊卓犖以及明教、少林、終南、丐幫等派的高手這些年都有事蹟聞名於世。
明教與正教諸派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大,甚至於波斯明教也參與其中,明教兩教合一實力又有大增,在江湖上儼然有以一教之勢與整個中原武林抗衡的態勢。
由於如今武學昌盛,尋常武夫在大宗師面前便無異於螻蟻,大宗師在築基成功的大武聖面前也猶如兒童,所以有著袁貌、範遙、楊破天三位大武聖,十餘名武聖的明教卻是有了能抗衡中原武林的實力。
不過終南派有踏足仙流的張三丰祖師,少林寺有一位踏足仙流的渡厄聖僧和兩位大武聖,桃花島有大武聖楊定,青牛宮有大武聖流水真人、流雲真人,紫霄宮和玉清宮更不必說。
若是果能請動張三丰真人和渡厄聖僧出面邀請其餘諸派的大武聖出馬,明教雖然強大也是絕無取勝的可能了。
不過五年間發生了許多事情,張三丰顧念舊情不願過問,直接對外公佈閉了死關修煉陰神之法。
桃花島也不問世事,最終只有少林寺和青牛宮做主清了七大派的首腦齊聚嵩山,原來是煎熬的五年,終於到了中原七大派和明教約定的第二次鬥法的大戰之期了。
第二次鬥法之期約在了嵩山。
因為倒也不是少林和青牛宮的相約,而是因為近些年機緣巧合中明教的楊無忌忽然得知了少林寺空見老方丈的弟子圓真和尚便是數十年前的旁門高手成昆。
引發明教和正教爭端的也正是圓真和尚,成昆與謝遜當年的恩怨糾葛纏綿至今,最終引得明教與中原各大派為敵,原來一切都市成昆想要覆滅明教的陰謀。
所以這一次比鬥明教就要化被動為主動,不僅要跟中原七大派分出勝負決定未來武林統帥是誰,同時也是要用這一戰給謝遜和成昆了斷恩怨。
謝遜、範遙等高層早就知道了當年陽頂天之死的緣故,此時也是憋著勁要報仇雪恨。
鬥法之期臨近前,青牛宮流水、流雲二位真人、丐幫、峨眉、華山、崑崙四大派的掌門人以及終南七俠等都齊聚少林寺,嚴陣以待的等著明教登門。
轉眼日上三竿,只聽得三聲炮響,正坐在大雄寶殿內吃茶說話的幾位掌門就都臉色一變,史火龍冷哼道:“明教到了。”
“今日是我明教與七大派第二次鬥法之期,範遙攜帶明教弟子前來請教。”
範遙的聲音穿過三道山門在大殿內的眾人耳邊響起。
空見神僧和流雲真人互看一眼,而後朗聲道:“我等七大派都已恭候多時了,還請範教主稍後。”
說完話,空見就看向身邊的一個黃衣老僧,道:“圓真,你去請心禪堂九老吧。”
圓真躬身道:“弟子這就去請師祖和師叔祖們。”
心禪堂九老是少林寺碩果僅存的九位渡字輩前輩高僧,其中修為最高的渡厄在十年前就坐枯禪修煉煉氣化神之法,乃是當今武林中與丘陽齊、張三丰、八思巴三位齊名的四大陸地仙人之一。
除了渡厄聖僧,其餘八位渡字輩高僧也都是大武聖修為,只是受限於悟性心境,一直未能修成正果,凝聚出神念。
心禪堂九老就是少林寺和青牛宮、終南派同為武林三魁首的底氣,如今終南派有真仙張三丰,少林寺則有真仙羅漢渡厄聖僧。
如今紫霄宮不出世,玉清宮遠在西域不問中土之事,青牛宮便是全真教三宮中在東土最活躍的門派,即便沒有真仙在,看在全真教的面子上,青牛宮位列三大魁首是也沒誰敢不敬重。
過了半個多時辰後,少林寺中門大開,七大派的首領前輩陪著心禪堂九老魚貫而出,之後才是少林寺空字輩、圓字輩的其他高僧不能改七大派的長老弟子等。
片刻後少林寺的門前就站了三百多位武功在一流之上的高人。
在少林寺門前則是明教的三千多教眾眾星拱月般的拱衛著教主、副教主、左右光明使、四大法王、五散人、五大掌旗使等二十多位高層。
範遙、謝遜都是身穿龍袍,不過一個是五爪金龍,另一個是四爪,其餘法王使者等衣物也極盡華麗,看著倒像是朝廷裡的皇親國戚和文武大員到了一般。
在範遙和謝遜、楊破天、殷天正四人中間站著的是一個樣貌醜陋的大鬍子青年,他穿的破舊,看著也宛如鄉野村夫,但是明教中人人人尊敬,便是七大派這邊的掌門高人遠遠看到他也都臉色微變。
渡厄等心禪堂九老出來後就端坐不動,閉目誦經,此時渡厄卻睜開獨眼,看了看那個大鬍子青年,低聲道:“此子便是袁貌?果然功力筋骨無一不是到了登峰造極的大武聖境界,他是以清玄帝君祖師所創的太素化生功築就道體仙基,尋常的大武聖也遠不是他的對手,你們敗在他的手上倒也不虧。”
袁貌自打渡厄出來後就時不時打量著這位老僧,加他獨眼看來就對視一眼,而後虛空中似乎輕啪一聲,渡厄長嘆一聲,宣了一聲佛號就閉目誦經,袁貌卻臉色微白,喘了幾口氣才復歸於紅。
“老和尚好厲害的神念,不愧是成名已久的陸地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