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陰神出遊(第1/3頁)
章節報錯
大宋嘉隆八年,大宋嘉隆皇帝因病馭龍殯天,同年七月,太子趙滋繼位,第二年改元興和,大宋進入興和元年。
雖然嘉隆皇帝的死因知道的人不多,但是江湖上仍舊有了一些傳言。
對於興和皇帝趙滋而言自己父皇被劍仙楊明殺死,這讓他對江湖上所謂的“三仙”真的有了恐懼,也第一次知道了皇帝並不是無所不能的,更知道楊明證明了皇權面對著超越了凡俗力量的仙流中人已經沒有了威懾力。
自從清玄帝君以後,大宋皇帝也終於知道了全真教還有那等無人能敵的仙家存在。
……
由於華山第三次論劍後的諸多說法流傳江湖,而全真教自從尹教主即位後也不斷完善大宗師以後的仙流之路,所以如今江湖武林中有一種不成文的說法。
那就是內外雙修練到極致絕頂時就是入神坐照的大宗師,等到探索修仙築基之法的程度則是超凡入聖的絕代大宗師,等到築就仙基,超越練氣層次後踏足仙流後,那就是仙流中人。
如今武林中,當年華山聽講仙法的高人前輩大都作古仙逝,雖然也都傳下了高深的築基仙功,但是多年來門人弟子也難有絕頂奇才將其練成。
所以說到如今,武林公認的踏足仙流的人物不過是全真教的二尹真人和劍仙楊明三位。
因為楊明在臨安一劍破千軍的破天劍威震江湖,讓中原武林再次風雲變幻,引動了無數高人高高躍出,想要追尋仙流之路。
短短數年之間就出現了許多武功高深莫測的正邪人物,到了興和二十年時,此時距離清玄帝君遁世消失已經過了43年。
武林中百花齊綻,不僅武林門派層出不窮,神功絕藝也各領風騷,武林中人都知道當年華山得傳仙法的前輩高人所修神功逐漸流傳,迦納金提升了武林武學的層次,如今武學一道比之數十年前起止昌盛一倍。
且不說少林、終南、峨眉、丐幫、崑崙、崆峒、泰山、華山、嘉興陸園等門派勢力如何厲害,便是公認的“三仙五聖十大宗師”比起數十年前的四大宗師時代就不知興盛多少了。
所謂的三仙就是全真教主明和真人尹志平、玉清宮主明玉真人尹克西、劍仙楊明,這三位繼承了清玄帝君衣缽的道家絕頂人物。
三仙之下則是終南派祖師張三丰、峨眉派祖師郭襄、陸園之主楊定、明教太上長老參仙老怪樑子翁、崑崙派何足道五位武功修為超凡入聖,正在修煉仙道築基神功的“五聖”。
最後的十大宗師則是華山三代掌門風先生、泰山三代掌門守一道長、崆峒派創派祖師木靈子、丐幫方幫主、少林弘法方丈、明教教主侯青花、百損道人、白駝山主歐陽九、全真首席大弟子烏虛法、密宗大輪寺主持三龍上人。
三仙五聖暫且不說,便是十大宗師的武功修為也都直追當年華山論劍的四大宗師了。
所以說得四十六年前清玄帝君華山傳仙法的盛況後,少林、丐幫、峨眉、終南等派武學大進皆是源於清玄帝君所傳的一部“太素化生功”。
可以說若無清玄帝君當年的傳法之恩,三仙五聖十大宗師自然要有大半消失,便是實在天資絕佳,福緣深厚的也最多修煉到大宗師便要止步了。
所以武林中人都感念清玄帝君傳播仙法,光大武學,無論何門何派大都拜清玄帝君為祖師之一。
在中原武林熱鬧非凡,三仙五聖十大宗師威震江湖,齊頭並進的時候,遠在西域崑崙山玉龍峰西數里的深谷秘境內,水潭之上飄著四片蒲草蓆子,每個席子上坐著一人。
東首的是個身穿杏黃道袍的儒雅俊秀的長鬚道人,看著也就四十歲許上下,但是兩眼溫潤如玉,深邃如淵,透露出攝魂奪魄的魔力,似乎誰看了都像是回到了孩提時代,進入了父母的懷抱,只需一眼就能個發自肺腑的信任崇拜這雙眼睛的主人。
在長鬚道人左右兩邊各盤坐著兩個女子,一個身穿紫羅道袍,面如桃花,美豔動人,只不過眼角有些細紋,看著也有三十五六歲上下的年紀,年齡雖大,但眉眼如畫,卻越發顯得動人。
另一個是個一身白衫的少女,沉靜如水,如瀑黑髮更顯得她肌膚如雪,雖然長得也是極美,不在女冠之下,但兩眼冰冷無情,令人望而生畏。
在道人對面草蓆上是個蒼髮白鬚的老人,他紅光滿面,笑道:“兄弟,你這次閉關五年想必是大有所得,咱們好生交流交流心法吧。”
這四人正是隱居崑崙秘境修仙的林清玄、周伯通、李莫愁、小龍女,三四十年的光陰在閉關靜修中匆匆而過。
一開始林清玄和周伯通一次不過閉關數月,出關後將修行的心得體會和法門相互交流,然後研創後續心法。
林清玄有天演鏡幫助,也不需要細細琢磨,更不必耗費大量時間去透過修煉印證對錯,只需不斷消耗真氣,天演鏡就能將兩人推演創造的心法查疑補缺,完善成為真正的煉氣化神的心法。
也是靠著二人合籍同修,加上天演鏡的幫助,短短的四十年裡,林清玄和周伯通就把“太始仙功”的下冊創造出了三層。
只不過下冊第一層,也是太始造化仙功的第六層兩人已經完全創出,並且堪堪練成,第七層和第八層卻還只是一個想法和框架。
雖然太始經的下冊才不過剛開了頭,但是林清玄和周伯通也理順了思路脈絡,找準了煉氣化神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