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郭襄修行覺遠大師所傳的太素九陽功,結合家傳博雜武學武功突飛勐進,這些武功終於大成,也想著融匯一爐,可是苦於沒有契機。

忽然今日看到了峨眉金頂佛光後,大有所悟,只覺得自己身懷數十門極其上乘的武功,哪一個練到最高深處都能達到大宗師的境界,但是自己修煉爹爹傳授的武功就覺得丟掉古墓派武功太過可惜,可是專精古墓武功又不捨得爹爹媽媽傳授的武功。

看著佛光普照萬里雲海,郭襄忽然哈哈一笑,道:“取各派所長,自成一家不過如金頂佛光一般,天下武功,均是由人所創,別人既然創得,我如何不能融會貫通,創出獨門神功?”

看著金頂佛光,郭襄心中感慨萬千,煩惱多日的疑難也似乎得以解決,對楊明的思念更是一時忘卻。

郭襄揹著倚天劍就從山上下來,再走到洗象池前就看到幾個尼姑顫顫巍巍的挑水,雖然身材瘦小,但是口中唸誦佛經,神色滿足。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郭襄如今耳力超人,聽著只覺頗有道理,便駐足靜聽。

那幾個尼姑挑著水邊走邊唸誦,不知不覺到了郭襄身前,點頭後繼續朗聲說道:“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郭襄突然臉色一變,琢磨道:“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無生……”

郭襄想起了自己的一生,十六年在古墓無憂無慮,下山後遇到楊大哥就開始識盡愁滋味,但是在長安城外相認父母姐弟前的十數日的時光卻也是自己一生中最快活的時光了。

“有因必有果,有果則有因。”郭襄仰天一笑,拔出肩上倚天劍,劍光一閃,一頭青絲就如落葉般凋零飄灑。

“三千煩惱絲,今日皆斬去,有情種收無情果,緣起性空無所住……”

高歌罷,郭襄就在峨眉山上早已廢棄的普光殿住下,每日吃些野果果腹,專心研修心法,詠讀佛經,觀摩金頂佛光,一年後就將一身所學研創合一,創出了一部“佛光普照神功”。

之後數年,郭襄遁入空門後大徹大悟,神功突飛勐進,終於大成。

接連創出了“峨眉九陽功”、“四靈掌”、“伏虎拳”、“朝陽劍法”、“曦明劍法”、“玉女採露神功”等十餘套佛道雙修的神功。

諸多神功中最高明的還是融合了玉女心經、九陽神功、太素化生功等諸多神功心法而自創的“佛光普照功”最為厲害,郭襄自認為這門神功不管是威力境界都超越了峨眉九陽功不知幾倍,便是覺遠和尚復生將九陽神功重新抄錄比較也多半不及自己的“佛光普照功”了。

神功大成後,郭襄看自己所居的普光殿破敗不堪,於是就下山找人重新修繕,路上收養了一個十餘歲的少女做弟子,取個法名為“風陵”,然後待到普光殿重新修繕好以後,郭襄就創立峨眉派,悉心教導掌門大弟子風陵武功絕學。

嘉隆七年,自從郭靖和郭家軍消失以後,大宋和大元就恢復和平足有五年了。

如今大元朝的在國內劃分四等人,一等蒙古,二等漢人,三等胡人,四等色目人。

歐洲色目人多年來難以忍受蒙古人的暴虐開始出現大量義軍,為了鞏固歐洲統治,忽必烈雖然雄心壯志想要吞併大宋,但是仍舊只能先隱忍一時,出兵平叛。

大宋如今國力越發昌盛,當年雖然是靠著郭靖擊退了進犯賊軍,但是如今四海昇平,青海等地和燕山以北也被逐漸蠶食統御。

嘉隆皇帝在國朝之內儼然已經是一個功績直追乃父,第二個超越太祖太宗,成為中興聖祖的明軍了。

也是因為嘉隆皇帝權力越來越大了,國內上百萬大軍盡皆聽命他一人,而武林中丐幫已經是他趙家的心腹走狗,少林、明教等也都聽命朝廷,全真教雖仍為國教,但聲威勢力都大不如前了。

全真教主尹志平也知道皇帝是忌憚全真教,他深知道家功成身退的道理,更知道趙熾絕不會更不敢對全真教動手,最多不過是慢慢冷澹而已。

尹志平知道盛極則衰的道理,為防止全真教曇花一現,毀在自己這一代手上,多年來就大力扶持七宗和西域玉清宮。

不過二十年裡,紫霄宮除了寥寥數位碩果僅存志字輩高道,就只剩下近百位虛字輩高道,原本數十萬弟子早就化整為零,成為西域玉清宮、龍門派、隨山派、清淨派等諸派弟子門人。

由於其餘諸派多次轉換道場所在,近些年中全真七派裡尤以融合了隱仙一派的華山派勢力最大。

這一年隱居襄陽城外長壽谷的楊明突然練成華山時學得的太素化生功,數日之內白髮轉黑,容光煥發,看著幾乎算是重返青春,變成了二十年前那個四十來歲的樣子。

郭芙武功不成又頗為善妒,看到楊明變回年輕俊秀的樣子,心中大感自卑,夫妻兩個大吵一架就離谷回桃花島找兒子楊定去了。

楊明神功已成,獨孤九劍、羅漢伏魔功、全真心法等玄功為根基,早就對仙法神功有了思路,多年浸淫無劍勝有劍之境界下,楊明早已領悟了人劍合一的劍意。

如今道理煉氣化神的無上境界,雖然功力尚淺,神念不得錘鍊,但是人劍合一的秘法已經漸顯眉目,楊明自覺自己一劍在手便可天下無敵,總有十萬大軍也再也阻攔不得自己。

如今練就仙功劍法,楊明正因郭芙之事而氣悶,想起清玄帝君遁世而去,當年華山聽講的諸位中四大宗師早已作古多年,郭伯父也被嘉隆皇帝害死,恐怕除了尹恩師有可能也踏足了煉精化氣的仙道之基,世上在無人能與自己比肩。

楊明冷哼一聲,隨手一招,數丈外插在石塊上的青鋒劍就飛到他手上,然後他看向山谷之外,冷冷說道:“嘉隆皇帝,趙熾……

哼,你殺我郭伯父,當年我妹妹為你生子,可是卻被你故意害死……此仇不能不報……

以前你有無數高手保護,臨安皇宮固若金湯,我暫且容你,今日我一劍在手,天下無不能去,正該報仇雪恨了!”

楊明話音未落,一道白光閃動,山谷內哪裡還有楊明的身影。

一日夜後,臨安城外的官道上走來了一個俊秀的中年劍客,他目光堅定的看著前方,走到臨安城外第一個迎客亭時就有守亭的將士眉毛一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