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 仙人遺蛻,辯經不順(第2/2頁)
章節報錯
笑著笑著周伯通忽然又一嘆氣:“哎……可惜瑛姑死的早……”
林清玄和李莫愁想起老嫂子也都輕輕一嘆,李莫愁正想著怎麼勸解周大哥,卻見周伯通已經拉住林清玄,急聲說道:“我也聽人說志平死了,他們還說楊明小子被你們接引上天了,怎麼回事?”
林清玄於是就把十六年前如何見到尹志平的飛神法,又如何幫他完善成為尸解仙術,接著又幫著尹志平找尋好人家投胎轉世,再後來趕赴海外仙人島見到楊明,幫著楊明完善劍修之法,創出《玄天劍經》等等諸事一一說了。
周伯通聽後哈哈一笑,搓搓手道:“你快把尸解仙法和玄天劍經說與我知,我來好好品鑑一二。”
林清玄當即運轉神功,神念與周伯通神念一觸及分,周伯通閉上眼睛思索片刻才將林清玄傳授的兩部仙流神功學會,咧嘴笑道:“還真是奇思妙想,這個尸解仙術雖然不算高明,但是能令練成神念以後的修仙之士轉世重修,也算是降低了門檻,為修仙之路積累了後續力量。
說起來玄天劍經才是當真不錯等到仙功,比起咱們所創的太始仙功已經不差多少了,只可惜我和妹子都不是劍道高手,劍修之法與我脾性不和,你和龍家妹子倒是劍道大宗師,修行此法再合適不過了。”
林清玄和周伯通以神念傳授仙功,這自然是效率絕佳,速度也最快,但是卻也十分危險,若有一人心懷不軌,在神念相交之時攻擊另一人的神念便可瞬間將人打的魂飛魄散,身死道消。
不過林清玄和周伯通乃是合籍同修,生死與共的道友,雖無血緣關係,但是論親厚信任比起世間的父子兄弟等血緣親情還要深上不少,是以兩人從沒擔心和提防過什麼。
林清玄見周伯通睜眼後,微笑道:“周大哥,你我兄弟重逢那是有說不完的話,不過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咱們先出去再說吧。”
周伯通點點頭,看到殿內的數十個東倒西歪睡著的道人,又有些不捨得丟下耍弄他們的機會。
周伯通正自沉吟,拿不定主意,忽然白眉一動,低聲道:“丘陽齊和玉雲道人辯不過少林寺的渡厄和尚跟大輪寺的八思巴和尚,烏虛法怕是要出手了。”
林清玄和李莫愁也都一直分神關注著數里外的大相國寺內辯經大會的動態,聞言眼中閃過一抹精光。
李莫愁低聲道:“少林寺的渡厄是老方丈,不過輩分上尚且不如丘陽齊和玉雲道人,如今虛法的輩分在武林上無人可與之比較,他若下場辯經,稍有不順便是全真蒙羞。
恐怕他心裡早就認定自己只許勝不許敗,這辯經就要演變為鬥法,非得用些全真道法手段在顯聖不可了,只是就怕鬥法也贏不了那些和尚。”
所謂辯經,其實就是佛道高人互相以經書義理辯駁,以彰顯本教所學所修才是第一等的正法,並不會有比武鬥法的情況發生。
不過如今全真教出過一位清玄帝君,全真道法神功確實是天下正宗,更是天下武學提升,各派踏足仙流的恩人,就算辯經也不能比較佛門武功和全真神功,否則那就是赤裸裸的打自己的臉。
今日的辯經,少林寺和大輪寺早就準備妥當,並不和全真教辯論仙法道術和武學,只說佛道兩家修行根本的“得道”和“神通”。
佛教講輪迴轉世,道教講飛昇成仙,得道了都是跳出紅塵,但是方式卻不同。
從某種意義上將講,佛教的得道看不見摸不到,自然難以證偽,但是道教的神仙、天師、真君、真人等無非就是長壽一點,在歷史上正文記載並無飛昇,而且辯經技能也遠不如擅長打機鋒的佛門弟子。
所以說除了清玄帝君是真真的仙人,其他的天師真人並不足為信,全真教後續的兩位所謂的仙人也都一百多歲便坐化而死。
成吉思汗、拖雷、蒙哥和兆光皇帝等也都修習清玄帝君所傳仙法,甚至拖雷和兆光皇帝都是清玄帝君的真傳弟子,兩人不要說成仙,甚至未得長生。
另外還有清玄帝君的恩師重陽真人並師兄全真七子等也都未曾長生昇仙,足見道法不能普渡,億萬人也未能超脫一位。
可是佛法普渡,不求肉身飛昇,勤修佛法終能超脫輪迴,便是不能證就阿羅漢、菩薩等果位,只需依照佛法修行終能投生天人道,此乃廣度有緣人,並無門檻。
由於少林寺的渡厄、渡劫、渡難和大輪寺的八思巴早就做足了準備,在不動手比武,只訴說理論爭辯的時候,道教高人面對著知己知彼的佛門高僧完全難以招架。
丘陽齊和玉雲真人雖然是高道,但對佛學精研不深,難以勘透佛門修行的破綻,但是道家修行的短板卻被佛門研究了透徹,不過辯論一炷香的功夫就節節敗退。
不過半個時辰就被牽著鼻子從而落入了佛門的語言陷阱,顯露了敗相。
最終玉雲真人說道“上善若水,此乃道性,水利萬物,道利眾生,勤修我道自然上可得道成仙,下可長生延壽”。
八思巴卻哈哈一笑,問道:“水可救人,也可害人,豈能不加區分便要效仿?三年前黃河決堤,汴梁城外一片澤國,淹死數千人,災民無數,此為上善否?”
丘陽齊沉吟道:“道法自然,自然者有善有惡,修道之人棄惡揚善便是。”
“好一句棄惡揚善”。
八思巴稱讚一聲,繼續追問道:“善惡之道世人皆知,既然道法自然,包容善惡,那你們卻還要棄惡揚善,如此何必曰修道?改為修善豈不妙哉?”
不等丘陽齊再說,八思巴就冷笑一聲,說出了佛門弟子聽後都撫掌大笑的一句殺手鐧——“道既然有善有惡,且善惡無常,不可捉摸,那貧僧請問,既不捉摸,何必修之?如若修之,是否強為。既是強為,修什麼無為?
道既陰陽善惡無所不容,諸位所修若是為善即是非道,若是為惡,與人何益?若不知善惡,修之何謂?恐怕正是如此迷惑,千百年來才只有清玄帝君一人由凡轉仙,修成正果吧。”
八思巴先是用一連串的問題逼著玉雲真人和丘陽齊回答,如此將兩位真人引入了自己的節奏圈子,等到問題一點一點的剖析後,八思巴就丟擲了佛門打機鋒的絕殺,這一個糾纏於道法明實變化的問題瞬間把兩位真人給徹底打悶了。
玉雲真人諾諾半晌說不出辯駁之言,丘陽齊也灰頭土臉,烏虛法則是閉目誦經,他身後的四個陽字輩和元字輩的弟子中除了一個最年輕的道士思索著問題,其餘道人都是一臉氣憤和驚慌。
方升和楊卓犖也皺緊眉頭思索著八思巴法王所提的問題,只覺得高深莫測,難以理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