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遠本來的內功都練到了收發自如,無不如意的地步,數年前在華山聽講了清玄帝君的太素化生功後功力又大為進步,漸漸已經能觀想到大日如來,多出諸多意念到處無不如意的神通。

所以說面對著何足道這一招少林方丈也自問難以招架的劍法,覺遠不過是水桶一蕩就擋在了身前。

“當”的一聲,劍尖刺在鐵桶之上。劍身柔韌,瞬間彎成了個弧形。

何足道急收長劍,隨手揮出,覺遠左手的鐵桶橫過,又擋開了。

何足道心想:“你武功再高,這對鐵桶總是笨重之極,焉能擋得住我的快攻?倘若你空手對招,我反而有三分忌憚。”伸指在劍身上一彈,劍聲嗡嗡,有若龍吟,叫道:“大和尚,可小心了!”長劍顫處,前後左右,瞬息之間攻出了四四一十六招。

這十六招劍光閃爍,宛如一團白影包圍了覺遠。

覺遠雖然不懂武功招式,但是彷佛知道何足道劍尖落處,無視了所偶有的虛招變化,只是隨意擺動鐵桶就擋下了所有劍招。

何足道見自己最厲害的“迅雷劍法”竟然奈何不得覺遠,當即忘了掌門師兄的交代,運起最厲害的先天功真氣,長劍之上頓時吞吐出劍芒,而後已超長虹貫日直刺覺遠胸口。

這一劍的速度、勁力、火候都到了劍法的巔峰絕藝之境,天鳴、無色、無相也都見過楊明顯露過獨孤九劍,三人自然何足道這一劍也到了楊明劍法的那種洗盡鉛華,返璞歸真的無上境界。

少林寺眾老僧無一人能抵擋,無色無相擔心覺遠安危,齊聲大喊道:“何居士劍下留情!”郭襄也道:“休下殺手!”

高手之間牽一髮而動全身,何足道早已知道覺遠的武功不在自己之下,這一劍已是全力出手,倉促間也無法收手。

覺遠並不懂武功,不過他把太素化生功領悟的心法結合九陽神功也練出來神妙絕技,兩手一合竟然憑著一雙肉掌就夾住了何足道的鐵劍。

那劍刃上吞吐的足可吹髮立斷的劍芒之氣也無聲無息的被覺遠的純陽真氣壓制搓碎了。

何足道奮力回奪,可是任憑全力運轉先天功卻也奪不動分毫。

心急之下何足道擔心老和尚將他的渾厚內力透過長劍攻過來,當即撤手一掌拍出,這掌力就用上了他苦修二十年的兩儀神功和落雁掌,更糅合了先天功的勁力來增添威力。

何足道自認為這一掌之力便是遇到郭大俠和洪老幫主的降龍十八掌恐怕也能維持不敗的局面。

覺遠自覺的太素九陽功護體能護抵擋,竟然躲也不躲就任憑何足道一掌打中了自己的胸口。

天鳴、無色、無相臉色一變,痛呼哀哉,心禪堂七老則臉色一暗。

郭襄和張君寶都大叫一聲搶上來。

可是不等郭襄和張君寶近身,覺遠胸口突然傳出一股無可抵擋的勁力將何足道彈的倒退數步。

張君寶師徒情深,早已縱身撲上,使出楊明昔年所教那招“四通八達”,揮掌斜擊何足道肩頭。

何足道受到覺遠反彈之力不僅沒能傷到覺遠,自己反倒氣息不勻,一時間顧不得再抵擋張君寶這一掌,噗的一下,肩頭中掌。

豈知張君寶小小年紀,掌法既奇,內力竟也大為深厚,何足道立足不定,向左斜退三步。

何足道怒道:“少林寺臥虎藏龍之地,果真非同小可,連一個小小少年竟也有這等身手。好小子,咱們來比劃比劃,你只須接得我十招,何足道終身不履中土。”

說著呼的一掌,便向張君寶胸口打去。

覺遠和無色無相等想要出手阻攔一時已是不及,卻見張君寶兩足足跟不動,肩膀一晃就用出了當年楊明傳授的一招“推心置腹”。

何足道早已知道這個少年的內功遠勝潘天耕等三人,不料招法也精熟高明,掌法一收又化拳打下。

張君寶此次並無緣從郭襄手中得到鐵羅漢學得羅漢拳了,只因無色手上的鐵羅漢並未送出,所以面對著何足道這一拳,張君寶只能用出楊明傳授的威力最強的一招“四通八達”招架。

砰的一聲拳掌交擊聲,張君寶退出五步,何足道身子向前一撞,臉上變色,只覺這一招威力巨大又包含著無窮後招,實在是高明武功,更難能可貴的是張君寶的內力深厚博大,自己若是不修煉先天功,恐怕未必能勝他。

何足道正待再出手,卻瞥見郭襄神色緊張的看著少年,他神色一變,心中雜念一轉也失了意氣。

想起自己三十餘歲的年紀,便是十招之內勝過了少年又有什麼光彩的?如今郭襄姑娘恐怕是早已看自己武功稀鬆平常了……

想到這裡,何足道就向天鳴撣師一揖到地,說道:“少林寺武功揚名千載,果然非同小可,今日令狂生大開眼界,方知盛名之下,實無虛士。佩服,佩服!”

說著轉過身來,足尖一點,已飄身在數丈之外。

“覺遠大師,那人叫我轉告一句話,說道‘經書是在猴中’。”

話聲甫歇,他足尖連點數下,遠遠的去了,身法之快,實所罕見。

覺遠皺眉道:“什麼猴?莫非經書是在當年他們同行的猿猴手中?可是如今又該到哪去找猿猴去?”

此時本門大敵被覺遠和張君寶師徒擊退,達摩堂和羅漢堂眾弟子均想,萬料不到今日本寺遭逢危難,竟是由這個小廝出頭趕走強敵,老方丈定有大大的賞賜,而授他內功拳法的師父,也自必盛蒙榮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