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章 清玄帝君(第2/2頁)
章節報錯
林清玄捻鬚沉吟道:“傳法不難,但你須知此功法欲要修煉,需得將內外武功練至爐火純青的境界。
你功夫近年來似乎是有些懈怠了,尚且欠些火候,還要求著心性修為不可有雜念異見,不然難得寸進,你若想修成此功,不僅內外武功要再勤修,還須得從心念上下些功夫了。”
趙諽聞聲心頭一凜,知道恩師是在提點自己,忙叩首道:“弟子明白,日後一定遠離政務,勤修玄功。”
“善哉。”
林清玄輕讚一聲,然後緩緩說道:“太素者,法與萬物,乃道化之母,天地萬物皆由素生,因果迴圈皆由素來,此功……”
林清玄將太素化生神功緩緩說了,待到神功傳授完已是第二日清晨。
東方破曉,第一縷朝霞灑下時林清玄剛好說了最後一句心法口訣,因為林清玄這次講法乃是開小灶,所以雖然只說了一遍,卻也用了神念仙術,趙諽聽了以後記住了多少也就是天分悟性使然,只能記住多少了。
林清玄看趙諽滿臉愁容,問道:“志言你記下了幾成?”
“弟子愚鈍,只能記住三四成。”
林清玄輕輕一嘆,道:“能記住三四成以已屬不錯,你若是不做皇帝,勤修至今當可領悟七成,不過萬般緣法不由人,你把這三四成心法牢記於心,回去勤修苦練,終究也能有所長進,延年益壽。”
趙諽心中雖有些不甘心,但是也知道自己的仙緣只怕也就是這些了,於是就跪下拜別林清玄和李莫愁。
起身前沉聲問道:“恩師三年後就要飛昇離世了嗎?”
林清玄澹澹道:“既然已經看到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機會,如何能不以道而行?為師此去咱們師徒怕是再難見面了,你要好自為之。”
到現在,趙諽才突然感覺到了深深的不捨,他眼圈微紅,哽咽道:“恩師,弟子思念您了可怎麼辦?”
林清玄微笑道:“修行中人何必介懷,須知萬般皆虛假,應做白骨塵埃觀,你心中有情誼便是了,能時刻謹記為師的教誨,也不枉你我師徒一場。”
趙諽沉聲答應了,然後恭恭敬敬磕了幾個頭才起身離開。
正月十六日下午,大宋兆光皇帝就起駕下山回臨安了。
臨行前還下了一道聖旨,敕封清玄真君大天師為“紫霄靈光立極定德洞妙清玄帝君”,同時請入太廟與太祖爺並列受祀,並且要求天下道觀宮闕內皆要有“清玄帝君”的神臺、神龕,要求嚴格供奉。
到這個時候全真教也就達到了天底下道教各派各宗從未達到的尊崇地步,而且全真教主也在活著就受封為道教神系中的高等,成為了僅次於三清六御的一位帝君。
全真教在大宋兆光二十四年裡終於因為教主清玄帝君的存在,而成為了大宋朝與國同休的國教,重陽真人、全真七子等也都加封為天師、真君等,尹志平也被封為“靜儀明和真人”,成為了官方授權,進入道教神仙體系的真人了。
自從大宋天子祭祀離開後,林清玄就一直住在飛昇巖草廬靜修神功,本來是每三個月才到紫霄大殿為弟子宣講玄功。
不過二月初八這天尹志平一早到了門前,躬身道:“教主,一燈大師應邀前來,不知帝君可否賜見?”
一燈大師去年重傷未愈未能前往華山聽講仙法,林清玄感念大師高德,也知道大理段氏的一陽指、六脈神劍都是武學的巔峰絕藝,也就有心傳他太素化生功,看看能否讓六脈神劍重出江湖,甚至更加厲害。
所以在華山傳法時就囑咐尹志平,以後要派遣弟子找到一燈大師,請他到紫霄宮一會。
林清玄在尹志平說話時就運功察覺武當,也感應到了紫霄大殿內有一個呼吸綿長,內功精深遠勝尹志平的高手,知道是傷勢痊癒應邀前來紫霄宮的一燈大師了。
“師妹,我去與一燈大師見面,你是否同去?”
林清玄看向李莫愁,問道。
李莫愁自年前勤修神功,一直不肯停歇,聞言搖頭道:“林郎你去便是,我正練到緊要關頭,就不見尊客了。”
林清玄輕聲答應就推門出去,然後一邊向前走,一邊有無形之力將門關閉,待到片刻站到飛昇巖前,林清玄輕吟一聲就凌空虛渡,宛如踩著一個無形無色的橋樑在空中橫渡,眨眼睛就消失在雲端中。
尹志平見教主飛躍山谷,面露憧憬豔羨,他如今連太素化生功尚且沒能練成,自然是不敢想御風飛行的事情,只能老老實實施展輕功身法行走山路朝著紫霄宮趕去。
紫霄宮祖師堂內香氣繚繞,一個鬚眉銀白的老僧坐在一個椅子上,身後站著四個形象氣質各異的老人,還有七八個青年在最後站著伺候,正是一燈大師和他的四大弟子以及徒孫等。
一陣清風入殿,攪動了靈龜仙鶴造型的香爐之上鳥鳥白煙,一燈大師的長眉一動就起身合十,四大弟子以及徒孫卻大感驚異。
“師父……”
一燈躬身道:“老衲見過清玄帝君。”
四大弟子並眾徒孫大驚,定睛一看才發覺殿內正中不知何時已經多了一位鬚髮如墨,兩眼溫潤如玉的儒雅道人,四大弟子都認得此人,正是當年華山論劍奪魁的清玄帝君。
四大弟子並眾多徒孫上前拜見,林清玄手腳不動就有一股柔風將漁樵耕讀托住不令他們下拜,然後又對一燈還了一禮,道:“一燈大師乃是家師的友人,算起來我和四位乃是平輩,大可不必如此行禮。
這些是四位仁兄的公子嗎?果然各個樣貌資質不俗,乃是武林中的少年才俊,諸位還請入座吧。”
有了清玄帝君發話,眾人也不敢勉強,大小武等爬起來諾諾的站回到自家皇爺身後,四大弟子則在一燈點頭後坐在了下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