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獨孤九劍(七千大章)(第2/4頁)
章節報錯
楊明不敢貪快,利用數日苦功將獨孤九劍上萬字後將這門武功背會,然後將獨孤求敗的屍骨在山洞外挖坑掩埋了,然後就回到木屋修煉武功,同時鑽研起“獨孤九劍”。
這一日楊明擔心背誦的獨孤九劍有錯漏,又到山洞看了看石板上的心法,待印照無誤後走出山洞,此時天氣晴朗,楊明心情大好,忽然看到洞後樹木蒼翠,山氣清佳,便信步過去觀賞風景。
行了裡許,來到一座峭壁之前。
那峭壁便如一座極大的屏風,沖天而起,峭壁中部離地約二十餘丈處,生著一塊三四丈見方的大石,便似一個平臺,石上隱隱刻得有字。
楊明翹腳極目上望,瞧清楚是“劍冢”兩個大字,暗道:什麼所在能稱得上是劍冢?
楊明大為新奇,在山谷內吃住雖無困難,風景也十分秀麗,但是十分孤寂無聊,楊明又是少年心性,早就憋得難受,要不是遇到了獨孤九劍能鑽研消遣,早就想著把山谷內處處探查一遍,尋覓出谷之路了。
此時看到劍冢楊明就費勁氣力攀爬而上,也見到了獨孤求敗的埋劍所在和遺筆。
到這個時候楊明才知道這裡原來是上百年以前的一位獨步天下的老前輩劍魔獨孤求敗隱居所在,自己所看到的那部獨孤九劍的劍經便是這位劍魔老前輩所留了。
“劍魔獨孤求敗既無敵於天下,乃埋劍於斯。
嗚呼!群雄束手,長劍空利,不亦悲夫!”
楊明不斷地低聲重複念著獨孤求敗的遺筆:“無敵於天下……群雄束手,長劍空利,不亦悲夫……”
腦海中瞬間浮現出一個武功高絕的前輩形象,口中卻說道:“也不知道這位獨孤求敗老前輩武功能高到什麼程度?比清玄真君他老人家能差多少?”
楊明從小就只聽說過全真七子和清玄真君斬妖除魔,行俠仗義的事蹟。雖然也聽說過重陽真人曾經是天下第一高手,但是畢竟重陽祖師爺的時代距離楊明太遙遠了,在他心目中天下無敵,武功最高的人還是“活神仙”清玄真君。
即使獨孤求敗遺筆說自己無敵於天下,那部深邃難懂的“獨孤九劍”也確實是天下第一等的神功,但是楊明卻仍舊覺得最厲害的還得是師叔祖林清玄。
楊明暢想片刻,只覺得這前輩無敵的境界實在令人神往,再想自己誤入這山谷,以後能服用菩斯曲蛇增強內力,再修煉了獨孤九劍,以後也能成為獨步天下的大高手了,於是心中就熱切了幾分。
楊明低頭見劍冢內除了最後一把木劍,竟只有第一把鋒銳無比的“青鋒劍”還在,看這把寶劍青氣遊曳,寒氣逼人,就拿起來笑道:“以後寶貝你就跟著我吧,在我手上咱們重振獨孤九劍的威名。”
說完話楊明就拿起那青鋒劍下,從石臺躍下,自此以後就安心的在山谷內住了下來,每日除了服食蛇膽修煉內功,其餘時間全都在鑽研修煉獨孤九劍的總訣心法和第一式劍法精要“總訣式”。
由於楊明所會的劍法只有一套全真劍法,不管是武學之道還是劍法的理解見識都十分淺薄,所以這獨孤九劍中許多道理和九招沒有招式但是卻蘊含了無數招式的劍法武功都得自行鑽研。
楊明雖然聰慧無比,但苦於無名師指點,初時修煉參悟起來也是十分困難,往往苦思冥想數月,方才若有所得,然後大喜之極後再自行演練。
在楊明困在長壽谷內修煉神功時,襄陽城外卻正在開展的一場大戰。
大蒙古四王爺忽必烈年後就親領十萬大軍攻打襄陽城。
襄陽守城的則是荊襄制置使郭靖,他駐守襄陽已有數年,統兵有方,將襄陽打造的固若金湯,使蒙古大軍多次鎩羽而歸,這次也不例外。
在擊退了蒙古的維持兩個多月的攻城後,站在城頭上望著蒙古大軍慢慢退去,郭靖總算鬆了一口氣。
在他身邊已經挽了髮髻,但容顏俏麗依舊的黃蓉笑道:“靖哥哥,到這次蒙古退去,三五個月內是不會再南下了。”
郭靖摸了摸鬍鬚,道:“但願如此了。蓉兒,我這幾日忙於軍務,倒是忘記問了,尹師兄的傷勢恢復的如何了?
黃蓉看了眼一旁站著的魯有腳,魯有腳忙上前躬身道:“稟大爺,尹道長的傷勢好多了,那個梁老爺子半個月前就走了。”
郭靖沉聲道:“如此就好,也不知傷了他們的那個絕情谷弟子是何來歷,魯大哥你打聽出絕情谷在哪裡了嗎?”
魯有腳皺眉沉吟道:“絕情谷……近些年來不曾在江湖上流傳過這個名字。不過我丐幫弟子廣佈天下,江湖上有什麼傳聞也瞞不過咱們,在20年多前,聽聞鐵掌幫的裘幫主曾與絕情谷主結親,將他妹妹下嫁給絕情谷主,也不知真假。
不過鐵掌幫現已消亡,這諸多訊息也不好找,我們多方查證也只知道絕情谷似乎就在襄陽和南陽附近的深山裡,想要確切找到還要一段時日。”
郭靖皺眉道:“這絕情谷行事古怪也不知是友是敵,若是那邪派妖人的巢穴,處在這兩軍交戰之地,怕是對咱們大宋不利呀……
聽尹師兄說,明兒他沒了蹤影多半就是被絕情穀人擄了去。
我和他爹爹八拜為交,如今康弟武功盡廢后和念慈弟妹一同孝敬楊叔父和嬸孃。這孩子……我無論如何都要保全這孩子,不然怎麼對得起楊叔父和康弟?
待到救他回來我還要招他為婿,將咱們芙兒嫁給他,蓉兒,咱們需得儘快找到絕情谷的去處,免得明兒被他們害了。不然楊家賢侄在襄陽附近被賊人擄去我這做伯父的卻幫不上什麼忙,哪裡還有臉面在見康弟和楊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