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英國,倫敦。

這座繁榮的城市並沒有因為牆壁的出現,而變得死氣沉沉,失去生氣,恰恰相反,倫敦的商人在牆壁內大肆宣傳著英國開荒部隊的隊長——諾亞·威廉斯,以此謀取著利益。

諾亞·威廉斯標誌性的笑容出現在巨型Led螢幕上,他就好像取代了以往那些明星的位置。

信奉資本的商人清楚,在現在這樣的時代,明星已經失去了任何意義。

能夠給人帶來生的希望的,才是他們唯一的謀利出路。

英國政府每一天都會和諾亞·威廉斯進行聯絡,並且將他們的通話介面在全城的大熒幕上直播,久而久之,在這短短數個月的時間,諾亞·威廉斯已經成為了全城的焦點。

倫敦的人民對諾亞·威廉斯的崇拜幾乎達到了病態的程度,商人們甚至在城內出品了以諾亞·威廉斯為原型的玩具,動畫,模型。

年幼的孩子們將他當作超級英雄一般地存在著,這正好迎合了這幾年大火的超級英雄電影熱流。

倫敦的商人無所不極地宣傳著這位英雄,以前只為頂流明星服務的娛樂公司,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專注於經營英國開荒部隊成員的形象,不讓倫敦人民的希望出現一絲一毫的瑕疵。

與此同時,這不僅是商人為了謀利,也是英國政府為了宣傳英國攻略組的形象而推出的策略。

他們先是在人民的心中建立諾亞·威廉斯堪比上帝的偉岸形象,再是利用這些來煽動倫敦人民積極地加入神明戰場。

最開始,願意進入這場死亡遊戲的人還屈指可數,根本沒有多少人願意承擔性命風險去保家衛國,大多數普通人的心理永遠是自私的。

但那些年輕的英國小夥子在輿論的潛移默化影響下,逐漸對英國開荒部隊產生了一種瘋狂的憧憬,願意進入遊戲的人數日益增長著。

他們都祈禱著自己能夠成為像是諾亞·威廉斯一樣的人物,只要能混上英國的開荒隊,他們就可以在倫敦內一夜成名,甚至是登上《倫敦日報》的封面。

在最新一期的倫敦日報裡,英國政府隱瞞了世界樹機體叛變的事實,繼續向倫敦人民大肆宣傳:如果出了一名灰色人格機體,那這位英雄將可以得到什麼樣的豐厚賞賜,甚至能成為堪比諾亞·威廉斯的存在。

所以,每一名參加遊戲的人基本都希望自己能夠打破目前的局勢,成為英國的第一名灰色人格機體持有者,讓英國翻身成為領先於日本攻略組的存在。

你想一夜成名麼,你是個遊戲高手麼,你願意為自己的國家挺身而出麼,那就來加入我們,英國攻略組永遠歡迎每一名懷揣著上進心的年輕人,我們一起攜手拯救這個破敗的世界——《倫敦日報》

於是在這一天,年僅二十歲歲的伊桑,在看到了倫敦日報上的這麼一段文字後,懷揣著忐忑不安的心理,響應了政府的號召。

他前往一家性質的特殊的公司,進行了人格測試。

公司的人向他承諾過,就算你的測試結果是最普通的九型人格,也不會失去能夠為國家效力的機會。

所以伊桑稍微鬆了下心。

平心而論,他心中懷揣著希望,自己能夠匹配到一具像是英國隊長——諾亞·威廉斯這樣的零型人格機體,或者甚至是一具他媽的灰色人格機體。

但伊桑知道其實這份希望有些渺茫,他真正想進入遊戲的原因其實只有一個——自己真的活膩了,他感覺待在如今的倫敦,就好像被圈養的家畜一樣,絲毫沒有自由可言。

在這樣壓抑的環境下,每日每夜接收著英國政府對遊戲攻略組的大肆宣傳,甚至他們就像宣傳著一款最新的3A遊戲一樣,演示著神明戰場內玩家討伐Boss的震撼介面。

哪一個年輕人會不為所動,久而久之他們甚至都忘記了這場神明遊戲的風險是——可能會搭上自己的性命。

畢竟人就是這樣,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常常能忘記事物背後的風險。

伊桑很快配合著公司的人進行了一系列步驟,他再次睜開雙眼,自己正身處於一個漆黑的房間,房間裡只有一張桌子,圍著桌子擺放的兩支椅子,以及一個樣貌詭異的機械人。

伊桑膽戰心驚地盯著那個機械人,心臟劇烈跳動著,他嚥了一口水,顫巍巍地說:

“噢.....我必須承認,你嚇了我一跳,呃.....你讓我想起那麼,哦對,恐怖谷效應!”

機械人面帶微笑地說:“請坐,先生。”

伊桑遲疑了片刻,坐到機械人的對面,機械人雙手十指交叉,神色陰寒地問:“那麼,第一個問題。”

伊桑說:“在這之前,我可以先問你一下麼?”

機械人歪了歪腦袋:“原則上不可以,但你想問什麼?”

伊桑撓撓頭髮問:“你服務於英國政府麼,還是像是遊戲NPC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