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助力攻吳郡(第1/4頁)
章節報錯
士頌憑藉對歷史的熟悉,當然知道鼎立之勢,首先由魯肅提出的。
而後者,卻只以為是士頌胸有韜略。
“士將軍如此誠懇,肅為將軍、為天下百姓計,怎敢不略盡己力!”魯肅慨然答允。
士頌大喜過望,再施禮道謝後,笑著說道:“事情緊急,實非得已。請先生修書一封,邀請居巢長周瑜周公瑾,前來一晤。”
與孫策是發小關係的周瑜,仕途卻並不順利。
幫助孫策在江南地區打了幾架,周瑜很受孫策的喜愛和敬重。
但因為多種緣由,孫策並未把他帶到自己的部伍中。
此時的周瑜,仍效命於袁術,在居巢縣做縣長。
因為當地缺糧,他曾經向豪族借糧。
生性豪爽的魯肅,與周瑜相識後交談甚歡,就慷慨地把家中糧食,分了一半贈送給了他。
兩人關係就此親密,如有時間的話,也時常往來。
聽到士頌這樣說,魯肅略有遲疑:“公瑾恪盡職守,憑某書信就可前來嗎?”
士頌大笑著拱手說道:“先生寫下書信,公瑾兄怎能不來?”
魯肅略作沉吟,立刻按照士頌的決定寫下書信:肅思君情甚,另有要務請問。在下妻眷,亦甚思周夫人。現有大船去接,請公瑾攜家眷同來歡聚,萬勿推拒。
書信寫好,士頌立刻命人去到長江邊,乘坐鉅艦西去接周瑜。
魯肅還要在這裡等候,士頌直接把他請上鉅艦東行而去了。
順帶著,士頌以同樣的方式,攔截了離任合肥縣,正要前去江南任職的顧雍。
曾受教於東漢末年的文學家、書法家蔡邕,顧雍是一位絕對的大名士,又是吳郡四大世族之一顧氏的代表人物。
二十二歲的周瑜,坐著鉅艦與魯肅等人匯合以後,被士頌恭敬地致禮懇求。
他先是感到驚訝於此時的遭遇,再對士頌數千裡之外來求才,覺得很受感動。
士頌先做了哄騙他上船的道歉,再給他介紹了其他人。
周瑜既自負文武全才,當然不想長久窩囊著,做逆賊袁術屬下的一名小官。
可這時候的好友加發小孫策,雖然很尊敬他,卻並未把他及時安排在身邊。
周瑜少年成名,當然不肯長期寂寂無名地生活。
士頌以大禮相見,再許以到南海郡重任。周瑜感慨獲得知遇之恩,連連拜謝不止。
見到陳珪、陳登父子時,他卻不禁沉吟起來。
“公瑾兄是覺得孫伯符正與陳瑀交戰,而感到費解嗎?”士頌淡然地問道。
陳氏是徐州的世家大族,陳珪與陳瑀是叔伯兄弟,關係當然很親近。
而此時的孫策,將會稽郡王朗趕走不久之後,正急著進攻吳郡太守陳瑀。
紛爭的原因,是陳瑀認為孫策野心太大,必會對朝廷不利,就率先發難。
可他並不能獨自對抗號稱“小霸王”的孫策,就唆使附近的“山越”匪盜來一起反攻。
周瑜當然知道陳珪父子與陳瑀的私人關係,但自己卻和孫策的私交很好。
史載:皖縣有喬氏姐妹花,孫策娶了大喬、周瑜娶了小喬。從這裡對兩人的關係,也可略見一斑——那是兩年以後的事,目前還沒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