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將甲魚從淤泥裡用力撈出來,周圍傳來一陣歡呼聲。

甲魚被送上岸,村民又用一根竹竿往淤泥裡捅,他不撈其他的魚,就專門用竹竿捅甲魚,如果竹竿捅到硬塊,他就要伸手下去摸一摸,幸許淤泥底下的硬塊就是甲魚。

“看來做什麼事都是有方法的。”俞晴感慨,像村民從生活中就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

如果是外行人哪知道用竹竿往淤泥裡捅甲魚呀。

再望遠處撈魚的項一森,他的桶已經撈滿了,正提著桶往岸邊上走呢。

這種小魚在盛產水產的村子裡就不值錢,但是到了城裡就沒有浪費一說。

俞晴收回視線,專注腳下的淤泥,突然,她發現離自己沒多遠的淤泥裡有個小孔在冒泡,心下欣喜,淤泥底下會不會是有魚?

腳下一用力,步子半分沒有挪動。

高筒雨靴被淤泥吸住了!

俞晴加大力度,終於將雨靴從淤泥裡拔了出來。

這會兒,俞晴慶幸自己吃過大力丸,要不然,還真如林江說的,她別被淤泥吸住上不了岸。

穿著雨靴在淤泥裡行走特別艱難,就如按了慢播鍵,每走一步都是慢動作。

好不容易就到小孔旁邊,伸手往下一摳,手指觸碰到的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竟然往底縮了進去。

她趕忙兩隻手扒拉開淤泥,可能幸運之神也開始眷顧她了,扒開淤泥下面竟然是隻一斤左右的甲魚。

俞晴簡直不敢置信,她也有這麼好的運氣?

旁邊有村民看到了扒拉開的淤泥裡面躺著一隻甲魚,驚撥出聲:“這水庫裡今年甲魚扎堆了吧?怎麼剛捉到一隻,你這裡也捉到一隻?”

旁邊更有好心的村民提醒:“趕緊捉起來裝進桶裡,小心又跑了!”

俞晴回過神,手速飛快的將甲魚撈起就扔進了桶裡,其他村民見了,也開始期待起來。

有了期待,不少村民開始在附近搜尋起來,萬一還能捉到甲魚的爸爸或媽媽,那他們也賺大發了!

俞晴看著散開的村民,再瞧了眼桶裡的甲魚,興致勃勃的又開始撿漏,這個水庫水產真的豐富,淤泥也肥,淤泥裡的魚暫且不說,光螺和蚌就有不少。

不管是什麼只要能吃,俞晴全撿進桶裡。

不知過了多久,她還沒有撿過癮,水桶便滿了。

項一森撈了不少魚,過來找她時,便發現她提著桶艱難的在淤泥裡挪動。

他下到淤泥裡,接過她手裡的水桶,“我不說了讓你別下來?怎麼就不聽話?”

“我跟著來就是為了參與捉魚的,不下來怎麼過癮?”俞晴好不容易拔出雨靴,催促他:“現在什麼也別說,趕緊上去再說。”

撿了一桶水產,背上卻出了不少汗,全是用力拔雨靴造的。

等好不容易上了岸了,項一森提著桶帶著俞晴翻過水庫的壩堤,到外壩的出水口清洗。

俞晴將雨靴洗乾淨,手也洗乾淨,低頭髮現褲子衣服上都沾了不少泥點子。

項一森洗乾淨腳,順手將桶裡面的魚、螺、蚌以及甲魚清洗乾淨,“運氣不錯,還讓你捉到一隻甲魚。”

俞晴瞥了眼桶裡裝死不動的甲魚,自豪的笑道:“那是,剛好今天我爸會過來,明天冬至節我們將這甲魚燉了,給一家人補補身體。”

“行!”項一森提著桶和俞晴一起往壩上爬,一邊道:“我有好多年沒有喝過甲魚湯了,明天我們沾了你的光,有口福了!”

越野車旁放了一桶魚,還有幾個化肥袋子,裡面裝的全是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