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提回來四十幾斤山茶油,這兩塊板油起碼也得有十來斤。

“不知道,奶奶,你們在省城吃油方便嗎?”俞晴問道。

“我們還行,每個月家裡的油票勉強夠用,你爺爺的油票稍微多一些。”阮奶奶想著她家每個月幾人的油票加起來有三四斤,可比別人一個上班全家吃飯的人多得多。

“沒油炒的菜不好吃,這次大哥回去,讓他提兩桶茶油回去,這豬油熬好也提一罐回去。”

“這油你留著自己吃,別擔心我們,我們每個月的福利可不少,不缺吃不缺穿的,你顧好你自己就行了。”

阮奶奶來了兩天算是見識了這孫女的手段,做人做事大大咧咧的,炒一碗菜出來那油都可以給她們家炒一天的菜了。

這兩天餐餐不是魚就是肉,要麼就是雞和蛋。

這魚肉還沒吃完,這裡又買了豬腳回來,還一買就是兩隻大前腳。

手頭上有點錢經她幾次造?

想想他們婚後的生活,她都為項一森愁得慌!

“奶奶,不用擔心我,我現在過得很好,給你們長輩的孝敬你們安心的收著便是。這豬油裝在罐子裡等下午就差不多冷卻凝結了,路上又不用擔心倒出來,就讓我大哥提回來去吧,用葷油炒得青菜可比植物油炒得好吃。”

阮奶奶笑眯眯地聽著,“行吧,你手頭上沒錢了跟奶奶說。”

“好。”

蹲在院子裡水龍頭下面刮豬腳的阮正,心裡滿是欣慰,半路認回來這個妹妹,至少是個知道感恩的。

項父吃完飯回臥室換了身衣服出來,就見祖孫三人忙上了。

“親家奶奶,你們挺忙的。”

“親家公,我們一會兒就忙完,你要是無聊就聽聽廣播。”

“不用了,你們三人忙,親家奶奶,晴晴,我出去走走。”項父站在廚房門口,暗暗深吸了吸這油香味。

“哦,可以,爸,中午吃飯前記得回來啊。”俞晴叮囑他。

“嗯,知道。”

項父轉身離開,路過阮正時,對他笑了笑。

阮奶奶反頭看了眼門外,忍不住心中的八卦,小聲問道:“晴晴,你公爹家是個什麼情況?我一直好奇又不好意思問,這次你婆婆怎麼沒過來?”

“我也不是很清楚,我聽一森說過一嘴,他爸媽因為那段時期,兩人離婚了。他媽為了不受連累,沒過多久就再婚了。他爸前幾年也重新找了一個二婚的女人,還生了一個弟弟,和北北差不多,只有幾歲。”

阮奶奶沒想到事情是這樣,“那他家關係挺複雜的,夫妻倆不能共患難也挺悲哀的。”

俞晴不好議論長輩是非,但有些事還是要說明,“怎麼說呢,一森那些年沒被遣送到農村,而是在現在這座小城市裡的工廠裡生存,多虧了他媽媽的周旋。”

“這樣啊...”阮奶奶想到一森這樣風姿卓越的年輕人,每天頂著太陽在田地裡勞作,心裡就打了個哆嗦。“可能她有她自己的考量吧。”

這個話題揭開不提,阮奶奶又說起了另一事,“晴晴,結婚我們女方這邊肯定要備嫁妝,你這兒準備了什麼?”

------題外話------

為‘小豬寶寶’打賞1666加更~感謝支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