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莊時常表示自己要退位,但從來沒有人當真過,因為他仍處於年富力強的階段,而他始終沒有立太子,他那幾個兒子,有兩個從軍,有兩個在朝廷的部門裡任職,從來也都是對皇位敬而遠之,這四個傢伙曾放過話,要是讓他們接位,勿寧死!

所以,皇帝下退位詔,他這是要把皇位讓給誰?

臺上臺下一群人目瞪口呆看著宣旨公公宣讀退位詔書,劉莊這傢伙親筆寫的詔書,內容極多,將自己從監國開始到如今近二十年的時間的所作所為全部過了一遍,總的來說,他無功無過,做到了承上啟下的表率,對於這個皇位,他從一開始就是牴觸的,是太上皇老爹硬生生塞給他的,他累了,不想幹了!

言辭懇切,極度可憐!

朝中臣工不好說什麼,可那些已經走上前臺的年輕一代將軍府嫡系部隊成員,要麼是劉莊的親侄,要麼是他的表侄,可沒那麼多的講究,一聽公公宣讀的旨意,鬨然大笑,既而引發全場暴笑,這個宣旨公公是個老人了,跟隨中原王朝的李世英就跟了幾年,又跟了太上皇劉秀幾年,然後這十幾年時間跟著劉莊,他原本還能忍住,結果全場暴笑聲四起,他也忍不住了,跟著笑了起來。

“肅靜,肅靜,朕在這宣告退位呢,你們在下面笑成那樣,成何體統?趕緊宣讀!”劉莊板著個臉,制止了笑聲,轉頭又對宣旨公公說到。

“朕自即位以來,自認兢兢業業……可力有不怠……朕日不思食,夜不能寐……幸,朕之漢朝,後人極為優秀,朕之大皇子,為人寬厚……朕之二皇子,為人仗義……朕之……然,此四子往日竟口出狂言,若朕將大位傳於他們,勿寧死?朕自思不是一個好皇帝,但朕一定是個好父親,如他們四人所願,大位就不傳予他們四兄弟……朕還有很多的親侄……可這些朕之漢朝最優秀的男兒,據朕所知,一心只想從軍,只想在某個衙門裡度過浮生,朕決定成全他們……思來想去,朕發現了一個更優秀的人,朕之外甥女封筱瀟,此女天生一副帝王相……朕決定,自即日起,傳位於將軍府嫡女封筱瀟,欽此!”

這回沒人笑了!

神州大陸有史以來,雖說並不禁止女子從政,也沒禁止女子爭大位,卻從未出現過女子成帝的先例!臺上臺下的臣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集體看向了臺上的將軍府一席人,又看向皇帝,這個詔書的意思大家都明白,皇帝要退位要讓位,可大家不明白的是,為什麼是傳給外人,還是個女子?

封筱瀟也是盯著自己的皇帝大舅,她也沒弄明白大舅到底是什麼意思!

反應最快的,依舊是年輕一代,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很快就反應過來了,他們沒再盯著臺上的皇帝,而是集體跪了下去,拜見新皇!

為什麼年輕一代反應最快,因為他們認為這事兒跟他們有一定的關係,想想整個漢朝的文治武功體系,都被他們搶班奪權了,老一輩的人都被他們趕了下去,那同樣作為老一輩的皇帝,自然也得讓出位來……也幸好劉莊不清楚他們的這種想法,不然一定會說一句“你等心思,深慰朕心啊!”

無處不在的將軍府大管家封雅瑜顯現在坐一起的封筱瀟和封承煥身旁,手指一點,封筱瀟和封承煥都陷入短暫的失神,隨即不久,封筱瀟展現出了極為強大的帝王氣場,記憶迴歸的她,舉手投足之間,就是一個女帝!

“前世,外公傳位於朕,今生,舅舅傳位於朕,想來,朕還真是天生女帝的命,別的話,朕就不說了,眾臣工,年紀大的想要回家養老,朕允了,想繼續為朝廷發光發熱,朕也允了!朕的第一道旨意,立劉肇為皇太子,即日起,皇太子交由朕親自撫養,十八年後,朕會將帝位交還給劉氏一族……”

……

臺下的無論男女老少,聽到這話都懵了!

一是封筱瀟明確了將帝位還給劉氏的時間,十八年,也就是說,她只會當十八年的皇帝!

二是封筱瀟雖已成年,卻仍是黃花閨女,如何能養一個孩子?她有這方面的經驗嗎?

當然,養孩子這事兒,將軍府一大家子人,養個孩子當然不需要女帝親自動手,再說了,如今這太子還小,真正需要教育還得幾年之後。

而且,將軍府的教育,那可就不用外人操心了,就拿現在那幾個小少主來說,一個個就教得很好。

……

接下來的日子,朝廷的臣工才深切體會到,新女帝的能力到底有多出眾!很多原本抱著混水摸魚過日子的臣工,被她毫不留情的給請回家養老,一個一個的年輕人被推到了前臺,革新,就從朝廷大堂開始,然後各部衙門到各州,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逐漸佔領高地,而這些年輕人,無一例外的都是有能力的人,那些皇親國戚,如果在同樣的能力前提下,反而被無情的請回了家。

對於太子的教育方面,封筱瀟從整個神州大陸海選了一大批同齡的孩子,從小就讓他們跟太子一起培養,目的就是要完全以這個太子為核心,當然,過程中仍舊需要優勝劣汰,如果你不上進,那就只能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