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兵營,有15到30個千戶,千戶以上稱為副指揮使,這樣的人每個兵營有10個左右,還有三個指揮使,然後就是副將兩人,將軍一人。

數目不等的幕僚不是指揮員,幕僚一般都是將軍自己請的,一般情況下,兵員不會聽從幕僚的安排,除非幕僚拿著將軍的兵符!

在兵營中動手反叛,想要成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哪怕是十個百戶聯合起來想要殺掉一個千戶,都很困難!

千戶身邊有衛隊,多為死士,加上身處兵營,若不能一擊致命,那就玩完!

能混成千戶的,都算得上是兵營裡的骨幹,也可以直接說是將軍副將指揮使副指揮使這些人的心腹!

鐵打的千戶,流水的百戶!

百戶隨時都在換,千戶則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要麼死了要麼升遷成副指揮使,不然這個位置不會變!

到了千戶以上至副將之間,是終身職位。

將軍可以拿著俸祿回家養老,普通兵員可以申請返鄉當捕快衙役,就只有千戶到副將之間這些人,要麼拼命成長為將軍,要麼一輩子都呆在軍中。

當然,有時候皇帝大發慈悲,一道赦令下來,也是有機會的!

還有另外一條路,得到將軍真正的提拔,成為將軍的護衛或者幕僚,也是能離開兵營的,只是換了一種活法,把自己的命賣給了將軍!只不過,賣給朝廷出路渺茫,賣給將軍就相對要好一些。

百戶們帶著自己小隊兄弟相互串聯起來,目標就是要滅掉自己的千戶。

千戶們也很清楚,敵人不可能留下他們,而如今敵人在兵營四周的喊話,就像是在敲喪鐘!

他們想要活下去,兩種可能:將軍率部投降,或者他們把將軍弄死,拿到投名狀!

七大兵營,七個將軍心思各異。

如果有人用心觀看,從開戰之日,就可以看出來了。

離沙城最遠的一個兵營,將軍秦寶,整場仗打到現在,他的兵營保護得最好,任何一個兵員都不能私自走出營區,從將軍府親衛隊襲擾開始,走出兵營的一個百人隊損失了數十個兵員後,就再也沒有兵員能夠出來。

秦寶給部下的命令是,只要敵人不靠近營區進入自己的射殺範圍,任何人不得開槍;任何人不得離開營區半步。

“想要活命,最好還是聽我的!你們知道敵人是誰嗎?我告訴你們,對面的敵人,是千年之前的兩大異姓王劉氏和封氏!”

秦寶的話,他的下屬們都聽了進去,秦寶的部隊,並不是時常駐防沙城,他的常駐地是皇城,出現在這裡,是奉皇帝的命令過來協防一年。

秦家,也是異姓王,異姓王在如今的中原王朝為數不多,秦家是一個,還有一個是胡家,在外界看來,異姓王高貴無比,在京城廟堂之中,才清楚異姓王的難處。

當年的劉氏與封氏,合在一起,掌控了中原王朝八成的軍隊,他們兩家當年並不是合起來針對朝廷,而是兩家時不時的就要打一仗,朝廷的命令兩家也不聽,這才是兩族被逐的原因之一。

秦寶,秦家最年輕的將軍,也是中原王朝最年輕的將軍之一。

他所率的軍隊,有朝廷派來的監軍——只要不是親王率領的軍隊,都會有監軍的存在,像秦寶這樣的異姓王家族的將軍,朝廷派來的監軍還不只一個,明面上就有三個,暗地裡還有很多。

利用開戰的機會,秦寶展開了滅殺監軍的行動!明面上的三個當即就見了閻王,暗裡的那些,以為自己隱藏得很好,結果隨後就步了三個明面監軍的後塵。

現在的秦家軍,鐵板一塊!

作為千年傳承下來的異姓王朝,秦寶也好,秦家軍也好,大家多少都瞭解一些關於千年前封劉兩族被逐的始末,這些對於現在的中原王朝來說是秘聞,秘不外傳的東西,在異姓王族裡卻不是秘密。

不能打!

不只是不能打,秦寶還時刻關注著戰場,一旦發現敵人後繼無力,他還要增援——不是增援沙城王,而是增援敵人!

只不過,他的想法也只是存在腦袋裡面,敵人不需要他的支援!

前來秦家軍大營之前勸降的,正好是封劉兩族的聯軍。

大營的大門沒開,但是從裡面射了一箭出來,帶著一封密信,上書“漢朝將軍府封小剛親啟”!

看到這樣的密信,封劉兩族的聯軍頭領不敢怠慢,趕緊派人送去沙城王府,交給封小剛。

“封氏劉氏離開中原,至今已1080載,秦氏在此期間,百年五代,過去54代,不知封氏此間為多少代?千年前,我的先祖母為當時封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