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大陸,苗疆!

千年以前,有一封姓男子,帶著家人逃難似的從中原地區遷移過來,落戶於雷公山下西江江畔,紮下了根。

同一時間,劉氏家族某一支,也落戶於雷公山下西江江畔,同樣紮根於此。

封劉兩家,隔河相望,紛爭持續、千年不斷。

作為外來人,實際上跟本地民眾是格格不入的,兩家的生活習性,住宿空間等等一切,都與本地民眾完全不同。

千年之前,苗疆實際上很排外!如今也還是一樣的,只是現在大家都不排斥封劉兩家——經過了千年的融合,不說兩家被本地同化,也不說本地被兩家同化,但都融合得差不多了。

別看兩家持續爭鬥千年,動不動就玩家族大戰,但面對外敵入侵苗疆,兩家卻又能放下一切仇恨,共同抵禦。

而且,兩家平時互相擠兌,卻都聽一個人的話,這個人就是西江祭司!

數千年來,西江祭司更換無數代,這是一個悠久的傳承!

如今的西江祭司,更是整個苗疆的傳說!千年之前,在封劉兩族抵達苗疆前夕才接任,千年過去,不死不老,甚至她的侍衛也是一樣,十五個年輕侍衛,跟隨西江祭司千年,沒有任何變化!

西江祭司能讓封劉兩家信服,這倒也是讓苗疆民眾奇怪的地方——因為無論是封氏還是劉氏,本身並不像他們一樣有著祭司信仰,兩家信什麼不得而知,哪怕是本地嫁入兩家的子嗣,但凡回族都不能透露半句兩家的內情,千年如此。

沒錯,封劉兩家與本地的融合就是:與本地民眾聯姻——不存在嫁的情況,全是娶或者入贅。

經過千年的發展,封氏與劉氏,不斷吞併兩岸的村寨,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大族,卻依然遊離於苗疆的管轄之外——苗疆本地的土司,千年來發動了無數次戰爭,想要吞併或者驅離封氏與劉氏,每一次都被兩家合力打散,順帶還能吞併一部分原本屬於當地土司管轄的區域。

宗族化的管理模式,加上兩家從中原地區帶來的先進技術理念,讓當地土司非常頭疼!

關鍵是,哪怕兩家前一秒還在大戰,一旦當地土司的兵馬出現,兩家原本相對的刀口,瞬間就可以做到一致對外,然後窮追猛打之下,又能從土司的手中咬下一片地!

據不完全統計,就因為這封氏和劉氏,苗疆本地,西江區域,千年之間,已經有近十個土司的地盤沒了,這些土司傳承也就不存在了。

唯獨只有西江祭司,無論是封氏還是劉氏,每逢苗疆各種節日,都會派人獻上大禮以示尊重,千年不斷。

兩家與當地的融合,不只是聯姻這方面,還有一點極為重要!

語言文化!

眾所周知,苗疆有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語言,甚至各民族之間的語言還不盡相同。

但是,被兩家納入領域範圍的民眾,在學習自己族群的語言文字的同時,無論男女老少,還必須進入學堂,每日至少要學習半個時辰的封劉兩家共有的語言文字;當然,封劉兩家的子弟,也必須每天學習半個時辰的本地語言文字,千年如此。

有傳言道,連歷任西江祭司,也都會每日抽空學習兩家傳承的這種語言文字,只不過哪怕歷經千年,都沒有得到證實!

在兩家治下,本地民眾每家都能做到,按人頭擁有等量的田地,每年只需要按人頭上繳收入的一成,如果當年收入欠佳甚至顆粒無收,兩家還可以貼補一部分,來年收成好了,再還回來就行——當然,必要的“利息”還是要用的,那就是需要幫助兩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算太難。

有時候需要幫助抵抗土司軍隊,這是本地民眾最喜歡的——因為一旦遇到這樣的情況,每日的口糧就有了著落,還能每人獲得一些銅板——這也是封劉兩家領域內流通的等價物品,有了銅板就可以從兩家購買物品;如果戰死,家人還可以獲得更多的補貼,但惡意送死就不行了,必須是真正的死戰戰死才有。

兩家有同樣的規定,凡16歲以下的人,不允許參戰!60歲以上的老人,也不允許參戰!但是可以協助兩家做做餐食什麼的,同樣也是有報酬的。

這樣的規定,僅限於對付外部的土司軍隊才適用。

如果是兩族大戰,是不允許當地民眾參與的,只有兩家子弟才能參與!

歷經千年,兩家動不動就會打得你死我活的,剛開始的時候當地民眾看得心驚膽顫的,慢慢的也就習慣了,每年要是不發生一兩場兩族大戰,大家還會覺得奇怪了!

這不,這一年已經過去了大半年時間,眼看就要到苗年這個節日,兩族居然還沒有發生過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