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漠風雲(第2/4頁)
章節報錯
“別急,本將軍先給你減輕一些痛苦,再給你止血。”如果不是場面過於驚悚,單單看封小剛那行雲流水一般的處理國師的傷口,極具美感!
“現在,同樣的問題,第二遍!”
……
“第三遍!”
……
不知道過了多久,劉思雨在一旁都快睡著了。
“老公,你那匕首質量不好,換上官那把!上官,把你以前用的那匕首給你家將軍!”這個狠人!你老公匕首質量不好?輕輕一抹就下來一片肉,還不好?上官反應極快,割肉,越鋒利越沒痛感!
“回主母,小人之前那把這次沒帶來,等小人問問哪個兄弟帶得有!”
誰沒帶?都帶了,但是上官的匕首肯定比隊員要好一些,要鋒利一些。一開口,旁邊有個親衛就把自己的匕首送上。
“將軍你累了,去休息一下,小人來給你換換手!”對於這種審訊,上官可是有近乎神經質般的想學,想親自動手!
“也好,多少遍了?你可記得?”
“記得記得,76,接下來是77”
“嗯,看來本將這匕首確實不太好用了!你開始吧,本將跟公主出去走走”
等封小剛和劉思雨剛走出王帳,就聽到不同於剛才的痛呼聲了!伴隨著國師的慘痛叫聲,還有上官的自言自語,“不對啊,我看將軍割的時候很容易啊!嗯,還是將軍厲害,我還得學!”開玩笑呢,親衛那把匕首割熟肉都不好用,這割生肉就更不好用了。
別人想答,問題是封小剛他們只要聽國師的答案!目的很明顯,就是讓你們怕到骨頭裡去!
第81刀下去,割完上藥的過程中,這個國師總算撐不住開口了。
可汗和他的兩個弟弟,分三路各領十萬草原勇士去搶糧了,沒有意外的話,最早後日傍晚才能回來!
兩個答案,合計30萬,分三路!
“謝謝!”
封小剛聽到答案,示意可以把所有在場的大漠人趕到外面,殺了!
因為夜裡是要住在王帳的,所以在審訊的時候,封小剛特地讓親衛找了幾塊毛氈鋪在地上,鋪了好幾層,審訊完,毛氈一收,地上乾乾淨淨!
早有親衛去宰了幾隻肥羊,這個在場的行商隊的商品就是調味料,正好供了出來,王庭內外沒過一會兒就飄起烤羊的香味!
商隊死活不收銀子,劉思雨問掌櫃的,是不是想要把這些戰馬、牛羊全部殺了處理好,帶回九州去賣?
掌櫃的確實就是這個想法,但畢竟這是人家封家軍的戰利品,他哪敢開口!
看到他吱吱唔唔的,封小剛樂了,“安排你的夥計去收拾吧,上官,讓兄弟們幫忙,要是兄弟們饞了,就留幾頭牛羊,馬就算了,烤起來怕是不好吃!”
這個行商隊的掌櫃這一次可就發財了!商隊的馬跟戰馬沒在一處,所以沒有受到傷害的,整個王庭的大漠人都被殺了,也就是大漠自己的商隊也被殺了!本身九州大陸過來的商隊,夥計就有不少,還有部分是護衛,就算把目前所有的商隊馬車全部集中起來安全的運走,都不是難事!
國師供出的情報是最早後日傍晚才能回來,但是封小剛還是提前放出親衛眼目,四人一組,都配了望遠鏡。
至於其他人,就幫忙殺牛宰羊,處理戰馬,也都學了不少,如何讓這些肉,運回九州大陸沒有異味,還能吃,這是個大學問!對於封小剛倒是簡單,往戒指空間裡一扔就行,可別人不行啊。商隊把自己交換來的防腐料用盡,又在各帳篷到處翻找,整個王庭的防腐料都被他們翻出來用完,還是剩了合計幾百上千頭牛羊,戰馬因為是最先處理的,所以一頭都沒剩下。商隊掌櫃看著可惜,但也沒轍,不過想想此行大豐收,而且是等於沒有任何成本的大豐收,也就釋然,眉開眼笑了!這個名喚李寧的掌櫃,就是行商隊的大東家,帶著封小剛和劉思雨的親筆信,率領自己的行商隊,往長安方向開始回程。
封小剛跟劉思雨讓行商李寧帶回去的親筆信,說了此行大漠的第一戰,王庭除了可汗和他倆弟弟帶著30萬大軍沒在,其餘包括王庭成員、謀士在內,被全殲!至於王庭的牛羊馬匹這些,因為親衛隊人手不夠也不懂管理養護,就全部殺掉賞賜給李寧行商隊了。
數日之後,李寧行商隊抵達長安郡,皇宮,恭敬的獻上封小剛夫妻倆的信函,同時獻上這批牛羊馬匹的數量賬冊!他很聰明,無論是將軍還是公主同意的,既然帶了書信給皇帝,那最終一定要皇帝發話,給他的才是他的!
“李掌櫃?李東家?”
“草民在!”
“這個批次牛羊馬匹肉,給朕講講,哪一種好吃?怎麼樣做好吃?”
李寧把三種肉該怎麼吃味道更好,而哪一種是最好的,更適合50多歲的老人享用的,一股腦的告訴了皇帝。朝臣沒注意李寧說了幾個字,皇帝注意到了:“50多歲的老人”皇帝就是!
“這些牛羊馬匹的肉,朕按你拉到中州的價格給你收了,就交給長安的戶部,拿著戶部的條,子去大漢錢莊換取銀票或者銀子。”
“朕再給你一個差事,組織一批夥計,再去一趟大漠,給朕帶活著的牛羊至少各1千頭,戰馬就算了,上將軍給你多少就算多少。長安西北的那一片草地應該幾千畝,朕讓工部戶部圍起來,帶回來的牛羊就放進去養著,趕緊去準備好,出發前進宮來,朕給你一個條,子,不然上將軍怕是不會給你。”
從民商一下子變成了皇差!而且這批貨物只到長安卻按中州的價格計算,李寧可是賺得盆滿缽滿!
皇帝給他的商隊取了個名,“風行大漠”,還賜了個長安的宅子:大漢皇朝的規矩,皇帝賜宅,受皇家護衛隊的保護!
李寧趕緊打發一個夥計,回老家把家人遷到長安,自己則帶著肉品去戶部交貨,拿著條,子去大漢錢莊長安分理處換了大額銀票和大量現銀。現銀是要買防腐料用的,還要僱傭很多隨行夥計和懂養護牛羊的夥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