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得蜀者得天下(第1/4頁)
章節報錯
解決夜郎貴洲,短暫休息之後,封家軍揮師北上,準備進入西蜀盆地。
西蜀成洲,九州大陸的主要糧食產地,西蜀有兩大城池,成洲城和萬州城。
先說這萬州城,很明顯就是華夏的重慶萬州區,只是所轄範圍比華夏的這個萬州要大的多,含重慶大部,湖北丹江口一帶,以及川渝交界的部分地區。西蜀軍隊20萬,而萬州駐軍高達15萬!為什麼?西蜀北依秦嶺,以華夏俗語形容,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想從北入西蜀,難度太大!進西蜀的路,萬州是必經之地!
封家親衛隊兵臨萬州城下時,西蜀皇帝的弟弟,駐守萬州的萬州王早已得到情報,他站到城頭,卻沒有像夜郎王那般自大,“有請封將軍出來一見!”情報很明確,雖然大漢有公主有皇子隨軍西征,但所有一切都是封家軍的將軍封小剛做主。
萬州王的目的很簡單,談判!要求也很簡單,條件就是一個,繼續當他的萬州王!養老就行!而他自己的籌碼也很實在,15萬大軍,從不聽命於西蜀皇帝,他們聽的,是萬州王的命令!萬州王放棄的就是這15萬大軍的指揮權。
儘管心裡早有準備,但聽到萬州王親口說出自己所需,封小剛三人還是愣了一下,但是封小剛並未完全同意萬州王的要求,你經營萬州數十年,就算軍隊指揮權移交,但你的影響力還在!山高路遠,倘若我同意你的條件,待我一走,朝廷派來的人根本沒法跟你較勁。
“王爺的想法是好的,如此一來,我大漢皇朝不費一絲一毫就能把萬州納入版圖,而王爺則可以繼續當自己的萬州王,經營萬州這一畝三分地,看起來雙方皆大歡喜。只是,想必王爺也清楚,本將就算不答應王爺的條件,就以王爺這區區15萬大軍,並不能阻止本將的親衛隊不費一兵一卒就能順利拿下萬州城,只是屠戮15萬大軍需要一些時間罷了!所以,王爺這條件對本將來說那是一文不值。”
萬州王沒有考慮到封小剛會拒絕他的條件,在他看來,天底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拒絕他這個條件,而且當年東吳不也降了?東吳皇帝不也成了大漢的賢王,依舊在東吳那一畝三分地上活得滋潤?過得逍遙?
“封將軍既能接受東吳降意,為何卻不接受本王的歸降之心?”
“王爺還是沒看清楚!那時的東吳杭州,我大漢並未宣戰,當日雙方地位平等,東吳皇帝將整個東吳獻上,無條件自行退位為臣,讓我大漢皇朝在和平時期不費絲毫就取得杭州郡,使得杭州郡百姓免遭戰亂,我大漢天家公主觀其心繫百姓,憐其用心良苦,代君行旨冊封賢王,這才叫退位為賢!”
這裡要說明,皇帝已經將原來如中州、杭州、沙洲等城,改稱郡。
“而王爺有所不同,我大漢皇朝於三月初六就通告天下,欽賜封家軍於六月初六開拔西征,如今夜郎已滅,我屬下將士都兵臨城下,王爺才提出降意,還是有條件的投降!敢問王爺,既然王爺有歸降之心,自三月初六至今,整整七個月時間,王爺都幹嘛去了?莫不是王爺覺得萬州山高路遠,我大漢封家軍能不能度過夜郎王屬下二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都尚未可知,所以王爺待價而沽?”
“所以,我大漢皇朝欽賜封家軍,從不接受有條件的歸降!”
“本公主代父給王爺指一條路,退位、交兵、遷府!”劉思雨看到封小剛說得差不多了,順著他的意思接話。
“至於王爺是否還能繼續為我大漢皇朝異姓王,那要等陛下的旨意!”
“當然,本皇子也可以給王爺指條路,據萬州城頑抗!前次在陽州郡城,本皇子沒來得及看我十三妹是如何在幾百米之外擊殺夜郎王的,想必這次可以看得仔細些。說來也是,前次破陽州城,本皇子也沒仔細研究大炮是怎麼回事,都沒來得及開第二炮,想必王爺的萬州城,能讓本皇子過過癮,當然了,攻破敵城這種功勞,本皇子倒是不稀罕,單純的就是手癢癢!”
“王爺請吧!明日此時,本將才會下令攻城,王爺還有時間考慮是選擇公主指的路,還是選擇五皇子指的路!”
原本封小剛有意放過萬州王,但是那也僅限於未出兵之前,如今都已兵臨城下,你還提出有條件的投降,那絕對不可能了,正如劉思雨所說,無條件還可以接受!至於你萬州王的未來,那不是我要考慮的,那是皇帝的事!
在擁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封小剛不介意萬州王選擇開打,真刀真槍的打下來,威懾力更大,後期就算親衛隊離開了,萬州的官民也不至於敢明目張膽的造反!
回到王府的萬州王可就難受了,當了數十年的萬州王,實打實的萬州土皇帝,他確實有著待價而沽的心思,如今兵臨城下,他覺得他的要求也還不是那麼過分!可對方一口就回絕了,要麼打,要麼降,沒有條件的投降!
萬州王很惜命,所以他才拼命把兵權握在手裡,任憑居於成洲的皇兄如何請如何逼,他既不去成洲,也不交兵權,但是他也沒想著造反,一是成洲那個畢竟是他的兄弟,二是他對當皇帝沒有興趣,當個有錢有權的王爺多舒服?比他那皇兄舒服多了,萬州官府自成一體,王府只對那幾個官府最大頭目負責,只要你做得不是太過火,萬州王時常就是睜隻眼閉隻眼,九州大陸流傳一句話,要想當官,萬州是首選之地!為什麼?你只要別想造萬州王的反,只要你按時足量繳納王府規定的稅銀,在你的轄地,你就是王爺,就是皇帝!當然,別搞得民不聊生,那你就到頭了!
萬州王近些年過得很滋潤,西蜀大軍七成以上在他手裡,他那皇兄拿他完全沒法,軍餉軍糧從不敢拖欠,萬州稅銀還分文不敢要求上交,每年還得給大量的賞賜,生怕賞賜少了,萬州王就起兵造反!
在這種情況下,萬州王可以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習慣了這樣的活法的他,如何能接受劉思雨那些要求,可要讓他按五皇子說的據城頑抗,他又做不到!
萬州王幾乎一夜未眠,因為他想了很多,他降是要降的,可他不知道大漢皇帝會讓他遷到哪裡,在萬州住了數十年,從先帝封他為萬州王開始就住在萬州,數十年未曾踏出萬州半步,實在是不願意離開!
他降的原因,還有一個,他老了,兒孫還年輕,他想保住自己的後代子孫。
天剛亮,萬州王召集文武百官,開始了萬州王的最後一次早朝。
“大漢封家軍就在城外,前陣子,本王還在跟各位愛卿商談我萬州的未來出路,當時眾位愛卿跟本王的想法都一致,認為封家軍過不了夜郎王二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可後來夜郎國滅。本王又認為,我萬州可以跟大漢談條件,但是昨日城外,封家軍的將軍封小剛上將軍不接受本王提出的投降條件,大漢十三公主和五皇子各給本王指了一條路,一是退位、交兵、遷府,無條件投降;二是以我十五萬將士據城頑抗。本王一夜未眠,若以十五萬將士據城而守,恐下場與夜郎無異,白白斷送眾位將士的性命。本王已經決定,歸降大漢,傳本王旨意,本王退位,十五萬將士交由封家軍節制,至於大漢皇帝會安排本王遷往何處,等待旨意吧。”
“本王相信封將軍會善待眾位將士,善待眾位愛卿,記住,如此一來,咱們還能活著,也許會離開萬州,但是總比夜郎王國好很多!”
朝堂上沒人勸萬州王改變旨意,文武百官其實也很清楚,當夜郎的戰報傳到萬州城時,大家就知道這個結局。而萬州王想爭取就地繼續封王,也是為了這個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和十五萬將士,只是封家軍實力實在是太強悍,無條件的投降那也是意料之中!
派出使臣出城通報,萬州王繼續呆在朝堂等候封小剛等人前來接受自己的歸降,跟百官聊起過往這些年來的一切,多數人都是從他封王之前就跟在身邊的,這接下來怕是會大漢皇帝安排天各一方,朝堂上泣聲一片!
“這是怎麼了?各位大人何故如此傷心?莫不是不願降我大漢?”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封小剛三人帶著幾名親衛隊進入朝堂,“王爺,朝堂之上哭哭啼啼,成何體統!”
“原西蜀萬州王及所屬朝官接旨!”五皇子介面道。
看到所有人跪下,劉思雨開始代父行旨,這個旨意,在出徵前皇帝就跟三人談過,若萬州王有條件投降,那不接受!若對方無條件,那他還是王爺,他的文武百官還是他的,只不過封地會變。
“大漢皇朝武帝口諭,原西蜀萬州王以萬州軍民性命為先,主動交兵退位,朕念其有功於我大漢江山社稷,封其為大漢皇朝親王,親王封地沙洲郡,原萬州王庭隨遷沙洲為親王王庭,待朝廷新任萬州郡王到任交接完成後,親王府遷府。”
“原萬州軍遷五萬兵士隨親王府赴沙洲郡換防,其餘十萬將士就地組建萬州郡軍,等候朝廷新派郡軍統領。”
“新任郡王及新任郡軍統領未抵萬州郡前,親王府代行萬州郡王權力。”
沙洲郡,是大漢皇朝的起源之地,皇帝和封小剛決定把萬州王放在那裡,是有原因的,皇家的根據地,有眾多的皇族親王看著,比較放心,至於給他五萬原來的萬州軍,畢竟人生地不熟的,雖然軍隊節制權力不在他手上,但是從心理角度來說,他會相對的覺得安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