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稱呼,在這個世界叫做母親!有一個稱呼,叫做父親!

他倆聽到了什麼?吳爸爸,周媽媽,郡主媽媽!

對於十五個孤兒孤女來說,好像叫出吳爸爸,周媽媽,郡主媽媽,是很正常的事情,殊不知,在封小剛和劉思雨心裡已然翻起滔天巨浪,這是什麼稱呼?九州大陸不可能存在的,就好像劉思雨經常叫的“老公”一詞,也是九州大陸不可能存在得!可他倆,確認無疑,聽到了“爸爸”“媽媽”的稱謂!

相互對了一眼,封小剛對吳府的孤兒孤女問道:“爸爸媽媽這個稱呼,比較有特色,可是九州一般都稱為父親母親,雖然你們不是親生的,但養育之恩大於天,稱呼父親母親也實屬正常,你們怎麼會想到這麼稱呼吳東家和周夫人?”

“我們老家那邊,就是這麼稱呼父親母親的啊?”眾人愣了一下異口同聲都回答!

“你們老家?是說你們來自同一個地方?”

“是啊!我們老家都在平北,可是不知道怎麼搞的,我睡醒了就來到這個地方了!”

“我們也是!一覺醒來就出現在這裡了,回不去了!將軍見多識廣,知道平北在哪嗎?能送我們回去嗎?我想媽媽了!”

……

一時間哭聲一片!

“你們先別哭啊,先告訴我,你們都是什麼時候來的?”

“十二年前!”眾人還是異口同聲!

“來這裡之前,平北是什麼樣的情況?”既然對方說的是平北,而不是京北,那就說明,應該處於晚清和新華夏期間!可十五個孤兒孤女居然對他搬運的《將軍詩集》一無所知,這就有點奇怪了!

“公主,將軍,我說出來的話,可能你不會相信的,沒有人會相信的!我們所有人說出來的話,都不會有人相信!”十五個人,你盯我我盯你,最後幾人的老大開口說道。

“不,你們還沒說,怎麼知道本將軍和公主不信?”

從老大開始,十五個人說出了自己的來歷,無一例外的確實都來自平北,而且居然清一色的大學生,蹊蹺的是,一覺醒來地點不對,身份不對,年齡更不對,關鍵是能記住的就是平北,別的一概不記得,連自己父母及家的具體位置都不記得!

從20歲左右的青年一覺睡成年僅6歲的孩童,醒來還都在荒郊野外,說起來這十五個孤兒孤女的命也真大!要知道,大漢沙洲城外的荒山野嶺可是有大貓出沒的!

剛開始被吳家收留時,每一個人都會說自己是平北的華清學堂的學生,可沒人相信啊,至於他們慢慢習慣了這個世界,也異口同聲的稱呼吳昕為吳爸爸,周氏為周媽媽,這兩個人一開始覺得奇怪,聽說他們老家就是這樣叫的,也就沒想太多!

無論這十五個人,是不是他倆命裡的劫難因素,既然都算是來自同一個地方,那也算是真正的老鄉了,夫妻倆在一旁交流了一下看法,綜合了雙方的想法,決定將十五人都留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如果真是劫難因素,在自己視野範圍內處理起來總要方便很多!只是此事必須得到吳昕的首肯,畢竟人家還是名義上的父母嘛!

一路行來,夫妻倆對於這十五人的瞭解加深不少,也許是十多年沒人相信他們的來歷,現在有人相信了,而且居然都知道平北和華清學堂,十五人將自己記憶裡為數不多的事情全盤托出講給封小剛和劉思雨聽。

他們並不是完全沒有記憶!除了詩句以及在大學的內容沒有任何記憶之外,他們講了一個故事!

“具體是發生在哪一年不記得了,但是那天所有同學都上街,好像是打仗贏了,卻要把什麼地方賠出去!過後應該沒過幾天,我就來這裡了!”

“我記得那天,好多穿得破破爛爛的軍人用牛車馬車拉著武器進入平北城”

至於其他人,都來自晚清到新華夏成立期間的某一個特殊時段,綜合來看,這十五人應該不是他倆的劫難因素!但是也說不準,因為劫難充滿無跡可尋的未知!

數日的相處,十五個人有著不同的特點!吳昕收養了他們,但每個人都自己有名字,也沒再改!

而十五個人的特點或者叫專長,就讓封小剛夫妻倆覺得很奇怪了!

老大粱建宇,對於修路造橋建築等,說起來頭頭是道而且條理清晰。

老二精於銀錢的計算,兄弟姐妹十五人平時拿到的銀錢都在她手裡,越花越多!

三四五三兄弟和六七八三姐妹是十五人中的開心果,用九州大陸的話來說,這六個就是戲子!

老九老十憑著零星的記憶,整出了象棋這東西,整天對殺,從封小剛的考問來看,如果把他倆丟在軍中,應該是帥才!有待考證!畢竟紙上談兵的例子數不勝數!

十一十二整天就會做一件事,倆兄弟配合做桌椅板凳這些傢俱,沙洲吳府的傢俱都是他倆鼓搗出來的,而且居然還給沙洲的達官貴人訂製!

十三十四隻會一件事,做拓印版,目前新華印刷用的拓印版就是她姐妹倆弄出來的;以前是整版做,現在她倆做的是單字!這怕是要弄出活字印刷來!

十五的話很少,但是封小剛發現,凡是其他人有想不明白的,問到他,轉頭之間就會給出解決方法!軍師般的存在!

弄明白了,十五人以老大為首,老二是管家婆,其他人各有分工,十五的話,所有人都聽,十五才是隱形的老大!

這不禁讓夫婦倆對這個十五都留了一份心思!主要是他這名字太讓人臆想連篇,吳用,華夏四大名著水滸,軍師不就是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