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被朱標說不如江夏,心裡有些不太開心,畢竟在沒有大哥之前,自己可是要爭皇儲的人,現在可倒好,連一個江南池州府知府都比不過了。

但那畢竟是自己大哥,大明的皇太子,自己只能忍,畢竟這天下間,能讓自己欽佩的只有父皇與大哥了。

“那江夏敢明目張膽的和咱們作對,顯然就是打算和我們拼個魚死網破了。

不然既然他敢陷害我們,煽動民眾言論。

那我們就陪他玩個痛快,要他煽動不起來!”

朱標看著朱棣和藍玉,臉上露出了笑容……

一個時辰後,北平城內各個城門之上都貼著巨大的通告。

通告上寫著的,是由燕王府以及三司聯合擬定,針對今日北平提刑按察司門前。

前北平提刑按察副使紀綱,因情生怨,殘忍殺害其愛慕女子李清清之子,李小五一案。

通告上寫的很清楚,由於這件事造成的影響太過惡劣,不僅給北平城官府臉上抹黑,還讓百姓蒙受了不白之冤。

所以燕王朱棣,北平都指揮使陳亨,北平承宣佈政使郭資,北平提刑按察使孟善,經過商討後決定,將北平提刑按察副使紀綱押送至萬寧寺門前,午時三刻問斬!

許多百姓上午剛知道紀綱在北平提刑按察司殺人,正議論紛紛這事該怎麼處理呢,就發現三司已經做了決定。

作為平民百姓,在古代除了勞作,養老婆孩子外,便是花個包子錢,聽說書人,講講故事。

此時北平城內最熱鬧的地方,便是說書人的攤位了,北平城內所有人的說書人,都講的同一個故事,那便是燕王揮淚斬紀綱!

故事中的紀綱是一個踏實肯幹的百姓,在北平城物價風波中,敢於為百姓謀福利,不僅和燕王達成了條件,為百姓發放銀兩,還在北平城內,破獲了多個案件,匡扶正義,其堅韌不拔的愛明之心,與忠誠深深地感動了燕王,被破格提升為北平提刑按察副使。

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紀綱因情生怨,殘忍殺害其愛慕女子的兒子,只為了能和那女子李清清在一起,觸犯了大明律法,燕王只得忍痛,揮淚下發了斬殺紀綱的命令!

說書人這一番故事說的蕩氣迴腸,邏輯自洽,把紀綱包裝成了一個平民英雄,為百姓謀福利的好官,只不過犯了小錯,才被燕王斬死。

這故事可不是說書人自己編的他們也沒這個本事,這個故事是朱標根據後世的三國演義,揮淚斬馬謖的故事潤色而成。

說書人也是靠耍嘴皮子討口飯吃,整個北平城的說書人,一個月也就能混上個二兩銀子。

朱標把北平城內所有的說書先生,全部都召集了起來,要他們按照其上自己的故事,在北平城內為百姓講解,且每人一兩銀子,作為獎賞。

待到燕王含淚斬紀綱的故事,被說書先生講了個七八遍,所有百姓在心裡,都對紀綱的故事滾瓜爛熟的時候,已經到了午時。

午時一到,一輛馬車便從北平提刑按察司出發,向著萬寧寺而去。

馬車上架了一個巨大的木質牢籠,牢籠內,是身強體壯,滿臉鮮血昏迷的紀綱,紀綱的頭上有一道巨大的鈍器傷口,正不斷的向外淌血。

血流雖不大,但是也弄得滿臉血痂,看起來甚為可怖,即便是不處死,看起來也活不過今日。

而紀綱的腳下,正帶著一個帶著幾十斤重的鐵球鐐銬。

敲鑼聲響,喊聲震天,馬車的四周站滿了帶刀侍衛,與一些哀鳴樂器之人,車隊前站著孟善。

孟善穿戴著整齊的官服,面色低沉的開口大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