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日月雙角之貴骨,機遇極高,到了壯年更是能取得一番成就。”

袁珙停頓了片刻,隨即站起身來,走到了鄭和的身後,用手摸了摸鄭和的頭頂,隨即指著鄭和寫的“陽”字,繼續說道:

“鄭和大人對於“陽”這個字執念頗重,筆法之中帶著孤寂與落寞,顯然是害怕自己年老之日,膝下無子,但是老朽可以告訴鄭和大人您,不必為此事擔憂,您日後必定會兒孫滿堂,享受天倫之樂。”

袁珙這一番話,讓朱棣忍不住笑了出來:

“袁珙先生說笑了,鄭和乃是元代罪臣之後,於明平雲南之戰中被俘,明軍大赦不殺俘虜,將其閹割作為懲戒。

身為閹人,子孫後代從何而來?”

袁珙面色淡然,絲毫沒有驚訝之色用手指著鄭和寫著的“陽”字,對朱棣笑道:

“燕王所說,老朽已然看破,因為這個“陽”字已有所指示。

但身體有殘缺,並不影響其有後人,過繼,領養都是不錯的選擇,更重要的是,鄭和大人這個陽字的日字偏離,早已預示著身體上缺失了極陽之物。

這很是可惜,不然以鄭和大人的命格,可為大明江山做出十一次,影響整個大明的功績,但少了這個日,便只能做七次。”

朱棣聽到袁珙的話,忍不住犯了一個白眼,很是不相信袁珙的這一套說辭。

但朱標卻覺得袁珙的預測,很是有趣,鄭和七下西洋,這個七會不會就是指鄭和七下西洋呢?

“袁珙先生,你能透露一下,鄭和的這七次能夠影響大明的功績是什麼嗎?”

朱標一臉期待的問道。

朱棣坐在一旁,用手敲著桌子,一副鄙夷的說道:

“大哥,我猜他定然會說天機不可洩露。”

袁珙理解燕王朱棣看自己不爽的原因,因為自己早已預測到了這一環,便哈哈大笑,對朱棣說道:

“燕王說笑了,老朽我既然收了燕王的賞錢,豈敢有藏著掖著的道理。”

袁珙說完話,便拿起桌子上的毛筆,在紙上寫了一個“和”字,悠悠說道:

“鄭和大人本姓馬,獲貴人賜姓為鄭,單名和字,和字五行屬水。

所以鄭和大人日後的功績,大抵與水有關。”

朱標聽到袁珙的分析,心裡敬佩不已,自己本是後世穿越而來的人,自然信仰科學,不信這些相面之術,畢竟這些東西早就在後世失傳,很少有人真的研究的如此透徹。

“袁珙先生真乃神人也!

還望您能幫我四弟看看,他日後會如何?”

袁珙聽到朱標恭維自己的話,心裡很是開心,便走到了朱棣面前,打算看看朱棣的生辰。

這一看之下,袁珙的面色,頓時變得嚴肅了起來,隨即扭頭看向一旁的朱標,直挺挺的跪在了地上:

“皇太子,恕老朽無能,實在看不透燕王的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