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裡,朱元璋坐在龍椅上批閱吏部尚書詹徽呈上來的奏摺,蔣瓛站在一旁好似一尊雕像,一動不動的保護者皇上的安危。

朱元璋越是批閱奏摺,越是煩悶,因為大部分的奏摺都在上奏同一件事,便是兩廣由於去年出現的蝗災,導致了今年糧食短缺。

不少的縣城裡已經因為這件事,出現了饑荒和暴動,其中尤以廣西黃世鐵為首的山寇,正在逐漸壯大,規模已經達到了兩千餘人。

而現在,不光要鎮壓這些聚眾的民眾,還要面臨兩個巨大的問題。

第一便是快速的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不然再這樣下去的話,便會造成流民四處流竄,原本的地方人口流失太多,最後變為荒地。

而第二點則是要控制住流民的變遷,因為一旦流民變遷,很容易便會被黃世鐵等人吸收,繼續壯大山寇軍的威力。

但朱元璋並不怕壯大的山寇們,而是害怕流民會餓死在街邊,一旦人死的太多,便會出現人吃人的情況,這種情況只需不到兩三個月,便會出現大規模的瘟疫,只要瘟疫一出現,便是天下動盪。

洪武十四年,以剷平王為首領的山寇團隊,便將天下搞得民不聊生。

最後只能派南雄侯趙庸前去血腥鎮壓,屠殺了八千餘人才將這件事壓了下去。

而不到兩年之間,洪武十六年又冒出來一個,以順天王為首的山寇軍,直接打敗了明都指揮同知戴宗仁率領的軍隊。

直到命申國公鄧鎮,為鎮南大將軍率兵征討,俘虜無數的平民,才得以平息戰亂,唯獨可惜的是沒能抓到首領順天王。

朱元璋是一個重農抑商的人,由於年輕之時恨透了貪官汙吏,所以開國以來大多的優待都給了農民,也懂得農民的心。

最近的兩次血腥鎮壓,死傷無數平民百姓,這讓朱元璋十分的痛心,自己並不想這樣,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蝗災大旱都是天災,自己雖然被稱為真龍天子,但卻清楚的知道,自己是一介凡人,根本沒有辦法控制這些事,所以只能殘酷的鎮壓,以保大明江山。

正當朱元璋煩悶之際,刑部尚書楊靖走了進來。

“楊靖,你今日來此又有何事向咱稟報?”

朱元璋坐直了身子看向了楊靖。

楊靖面色有些難堪,扭扭捏捏的說道:

“今日秦淮河畔上醇香酒樓有一富家公子,吊打細民,情節惡劣,正巧被路過的戴原禮戴太醫看見。

戴太醫為了維護大明誥之威能,便將那富家公子帶到了大牢。”

朱元璋冷哼一聲,淡淡回道:

“戴太醫做的沒錯,大明誥寫的很清楚,吊打細民,要受挑筋挖膝蓋之刑。

你身為刑部尚書,這東西還要來問咱?”

楊靖用手抹了一把汗,隨即顫顫巍巍的說道:

“可…可是…”

朱元璋眉毛一挑:

“可是什麼可是?”

楊靖聲音很是緊張:

“可是那富家公子,是江夏侯周德興之子,周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