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殺了劉著,楚陽關胸腹中的怒火就沒有平息過,反倒隨著距離潼城越近而越燒越旺。

然而光有怒火還不行,他身上還綁著楚家的生死以及八萬定宜軍的生死,這些就是他日後安身立命的所有基礎。如此境地之下,一個人,一匹馬,一副甲,一兩銀子都不能白白耗費。

來的這一路上他已經大致做好了決斷,定宜郡已經在他囊中,上至定宜郡守下至各縣縣令,身邊都早已被安排上了定宜軍或是楚家旁支的人。若與他同心還則罷了,否則隨時都可以取而代之。

雖然楚家遠在臨潮,但他的幾個堂弟堂妹卻也都不是等閒人物,自己已差人將書信送出去,等他們收到書信,自己這邊應該都大事已成了。

既要成大事,他眼中的當然不止定宜而已,定宜往北的潼郡他要,潼郡再往北的梁州他也要。

潼郡便是潼城,潼城原本是衛國的領土,與梁州共屬一州之地。

南楚開國以來,高祖皇帝北上征伐,以雷霆之勢蕩平定宜,又欲鯨吞強衛,不想卻至梁州而折戟。

因此也就留下了這麼一塊不大不小的潼城。

地域上面諸多方法都考慮過,或是拆分定宜或是乾脆合併, 然而權衡各方, 最終還是單獨劃為一郡。

雖說是以郡相論,但其後衛國式微,北虞漸強,對於州郡縣城的叫法各不相同, 相互影響之下, 連南楚國中都改換過一輪地方的制度,甚至還有過州郡同稱的時期。

潼城這個叫法便也在官方民間一併留存了下來。

時至今日, 衛國社稷已為丘墟, 就連梁州軍這個曾經的強衛存在於世間的最後一絲痕跡也消失了。但當年南楚高祖皇帝想要吞併梁州重合一郡的願望,卻被他楚陽關重拾起來。

在他的計劃裡, 現下潼城守軍自然不在話下, 只是梁州可能要費些精神。

為了防止北虞和懷陽軍提前聽到風聲,楚陽關便打算在城內兵不血刃地奪城,隨後再給摯友報個仇,接著由潼城進發, 給無重兵防備的梁州一個措手不及。

所以他便耐下性子, 在尚有些寒涼的夜裡等了將近一個時辰, 然而除了等來了睏意和更深的寒涼之外, 什麼都沒等到。

“人怎麼還不回來?”楚陽關在唐明逸棺前鋪了張狼皮毯子席地而坐, 語氣有些不耐。

唐明逸的棺木簡陋,在潼城經歷了刺客襲擊, 又在城內城外先後兩次被開棺, 此時已經破爛不堪,楚陽關實在沒辦法給他換副棺木, 只好先將自己帶著的大氅給唐明逸的屍身披上,以免太過委屈摯友。

副將知道自家將軍心中有多大的怒意, 急忙回道:“許是城中形勢複雜,為保將軍入城後沒有其他波瀾, 他們就耽擱住了。要不再派些人去接應一番?”

楚陽關哼了一聲:“拿個潼城都這般費力,等他們回來都去給老子刷一個月的馬廄。”

見將軍沒有制止, 副將連忙又點數了四隊共一百輕騎往潼城去接應。

這邊無話, 但這一百人自然也是沒有回來的。

老趙就防著他們這一手, 俘了方才那隊人馬之後,先是派人將奪來的兵甲馬匹銀兩等等一概給大小姐送去, 隨後便折返回去, 辨認著馬蹄痕跡再往南走了快十里又重新埋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