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城防佈置(第1/2頁)
章節報錯
與正式的詔書不同,昭華殿出來的旨意並非由中書接手,往往直接經由禮部草詔,並呈送右相馮仙兒,而後宣行。
此時,南楚這件天大的要緊事正由禮部撰文,準備發往各郡。從撰文的人選,到詳細的內容,其實都應該有一些選擇推敲,過程甚久,就算晝夜不停也非一兩日之功。
禮部因此緊閉大門,但裡面卻沒有一絲一毫忙碌景象。
外人不知道,這些流程早在半月前就已經完畢,兩份不同的詔書分別擺放在禮部尚書書案下的暗格當中,根據實際的形勢謄抄即可。
畢竟,南楚等不了那麼久,唐顯遙也等不了那麼久。
禮部只需稍稍做做樣子,便可直接宣行。
相比之下,其他人反而快一些。
北虞在連州的耳目,各軍各郡甚至地方大族的一些人手,已經火速將訊息透過各自的渠道從連州傳出去。
而潼城頗遠,還對連州的境況暫且一無所知。溫故要應對的是另一些突如其來的麻煩事。
李茂剛出城不久,溫故就收到暗衛傳回來的訊息,楚陽關行軍的進度比原本推算的時間延遲了一些,應當是中間有什麼事情耽誤了。
而前後兩部分隊伍的大概人數也有了具體訊息。先鋒一千五百人,後部兩千五百人。只是先鋒隊伍當中,莫名其妙的多了一口棺木。
溫故聽到此處心下就明白,這是劉著與他們相遇了,並且讓楚陽關得知了唐明逸的死訊。再問可否在兩部當中見過劉著或者其他平民,得到的卻是否定的答案。
溫故原本覺得,除了潼城相關人等之外,其餘人應當把劉著誤會成了唐明逸一黨。而比部郎中更是宋猶親信,楚陽關應該不會為難他們。
實在沒想到竟有此變故。
本還打算到了連州給劉著謀些更好的前程,這一次反而害了他。
溫故沒有太多時間傷懷,先令人將劉著府中留下的一子一女和一些照顧他們的家丁僕婦接到不失居當中。楚陽關很有可能會先行報復劉著家眷,與她在一起能安全一些。
隨後便放棄了其他的推斷,調動城內兩支軍隊準備守城。同時也把訊息給李茂老趙傳了過去。
外面的四千梁州軍正分散成七個部分,各自執行六縣人口的調動。一旦完成,便可分出兩千人馬支援潼城。
那麼城中只需堅持到那個時候即可。
但相比城外,城中反而更難一些。
雖說從數量上而言,總數四千的定宜軍,對城內三千五的守城軍不止沒有優勢,甚至還處於劣勢。但孤注一擲的楚陽關會打得多兇狠,誰也不知道。
況且,他若也如自己當時一般,捨棄定宜,調動定宜軍全數前來潼城。恐怕那時的處境,要比當日的梁州還要艱難許多。
眼下對溫故來說,梁州軍自不用多慮,只是潼城軍成軍時間尚短,無論個人戰力,還是結陣變陣,甚至軍心意志,都遠沒到可以上戰場的程度。
文良原本以為大小姐並沒有什麼守城的本領,自己雖也沒有那麼擅長,但總歸比大小姐強些,於是想自己安排佈置,卻被溫故緊急叫了回來。
“文叔,連州送來的兵器足夠裝備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