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一分也就將將與坊巷中車上賣的價錢一樣。百姓生怕等他們走回去,價格又有變化,哪怕鋪主臨時漲價也都乾脆買了。

鋪主一看便覺得情勢不對,於是又漲一分,有人不願吃這個虧,趕回去買車上的,卻發現那邊早就又漲了好幾分。

就這麼幾個來回,一個時辰過後,米價竟往上漲的打了好幾個滾,後來乾脆連買都沒地方買了。

這任誰也能看明白,是有人在暗中操控,圖利也好,攪亂人心也罷,總之居心肯定不良。

“駕部郎中”先讓金綰在各處米糧鋪子留些邏卒,若有百姓前來購糧,先勸一番,暫且安穩住民心。另外一些,則去附近坊巷探查一番,抓些私下裡零散賣糧的詢問清楚。

然而那些般載車太輕便,長不足兩尺,一個人推著就能走,有些力氣的甚至可以推車飛奔,進出哪裡都方便,實在不好查。

這件事必須要在今晚解決,否則明日開市,米價又會暴漲,到時候就當真會出亂子了。

一番徒勞無功之後,金綰倒是有了個主意。既然這些枝節不好查,那就從根源查起。

潼城三十六坊,每個坊中都有人推車賣糧,單一個不多,但匯聚起來總是不少,如此多的米糧,也不可能只為了賣這一天,那哪裡先有了大範圍屯糧的動作,去查檢視,總不會錯漏。

“駕部郎中”聽她這麼說,心下里著實高興,這女巡檢不止樣貌甚好,連頭腦都活絡,日後乾脆也提去連州,有個得力的幫手不說,她也能感念自己的提攜之恩。

但此刻也只是想想,先依她所言行事才好。

“駕部郎中”不熟悉潼城情況,便由金綰來分配行動。普通百姓家自不用去,要去的,除了各個鋪面倉庫,就是各個大族家中了。

但實際上金綰知道,潼城現下里有屯糧的只有兩處,一處是不失居,另一處便是孫家。

至於鄭統他們那些人,聽了孫府的訊息根本還沒來得及屯糧,出城的人手就被城外的梁州軍扣下了。

雖如此,金綰還是帶著“駕部郎中”先去了趟鄭家,聽鄭統好一頓哭訴,“駕部郎中”這才知道,這潼城之外竟有了山匪。

此時自己代管潼城,若這些山匪好巧不巧在這個當口鬧出什麼禍事來,別說自己白撿的功勞要落空,就連性命恐怕都要丟掉。

如此便連府衙都等不及回,出得鄭宅,“駕部郎中”立時就派人持符調兵,前去剿滅山匪。

金綰見情勢緊迫,便又建議分開行動,一群人重新拆成幾組行事。

此時已到了即將宵禁的時刻,潼城幾處卻同時調動。

當一千梁州軍正往北城門外集結的時候,“駕部郎中”也根據金綰的安排,帶著幾個自己隊中的楚軍,來到了孫宅大門口。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