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誘敵(第2/2頁)
章節報錯
手下倒是慎重,一一答覆,確實人也無異常,信也無異常。他便也沒有了旁的疑惑。
可惜方才在劉著那裡耽誤了太久,否則現下就能問明許多事情。
不過,劉著安排的驛館當然不是說話的地方,約他在外面相見自然合情合理。正好自己也要找他,屆時把事情一併說了便是。推遲一兩日也無妨。
此事就沒再放在心上。
不多時,昨夜死在潼城裡的四個人,屍首也被帶來了。
“駕部郎中”一一做了查驗。這四人,連同死在劉著府內的四人,傷口位置雖不同,但兇手的傷人手法卻大體相同。
他看得心頭火起,卻不表露出來,只叫手下連同戊字隊那二人,帶出去好生安葬了。
潼城裡面這些糟亂的事要一樣樣處置,先把劉著送出城再說。
然而原本的安排因為人手上的損失不得不有個變化。
“駕部郎中”連午飯都來不及用,又重新做了安排。原定與劉著等人一同回京的十二人,為了不讓大殿下認為他辦事不力,這人數上面不得更改。
他只能從原本化作流民入城的幾個人當中,提出一些暫且歸入自己明面上的人手當中。又吩咐了給他們各自的安排。
這邊剛交代完畢,比部郎中那邊卻又鬧出了亂子。
不知道這比部郎中從哪裡聽來了太守遇刺的訊息,帶著隊伍中幾個能說上話的,拉著“駕部郎中”死活都要與他一同回去連州,絕不肯自己與劉著先行。
“駕部郎中”一開始還能聲色俱厲地應付他們,然而來打聽的越來越多,原本他們一行百餘人,皆同住在這一個驛館裡面,這邊一鬧,不多時便傳得人盡皆知,眾人湊上前你一言我一語,攪得驛館當中好生熱鬧,他也不好惹的群情激憤,只能一邊解釋一邊勸阻。
情境如此,他便完全騰不出手來做後續的詳細安排,只被擾得煩悶無比。
同樣煩悶的,還有潼城中的孫老爺。
今日晨起時,有位行腳的貨郎給開門的家丁送了一封信。
家丁將信呈給了孫老爺,開啟一看,竟是劉若玉傳來的訊息。
原來,昨夜裡,太守姑母的人前往楊府取走了一口棺木,那鄭老爺送去的劉若白恰巧聽到了一些他們的談話。
劉若白知曉事情緊要,便急忙與另一位郎君商議,而這段言談,恰巧又被劉若玉聽去了。他方才知道連州來的這群人,還有些隱秘的目的。
其中一條竟與孫老爺有關。
劉若玉也覺得事情甚為緊要,便想辦法託了個貨郎,將訊息送到了孫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