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推測(第2/2頁)
章節報錯
再加之,唐顯遙並非與陵光君同心,那麼便是陵光君要殺許仲彥,而要保李尋了。
這般行事看上去合理,其實卻大為不妥。
許仲彥罵殿是因為陵光君的詔令,但話已出口,又傳得人盡皆知,若是光明正大地懲治於他,那便是彰顯威德,如今卻派人暗殺,這行徑便不像是神明降怒,反倒像是挾私報復。
這事又不假手他人,反而交由皇子親自來做,更是十分蹊蹺。
這事裡面的內情,僅憑現有的資訊進行推測,怕難出個結果。
但無論如何,許仲彥正在前往潼城的路上,陵光君若要殺他,或許後頭還會有其他安排也未可知。
想到此處,溫故便徑直出去,叫知夏喚醒正在廂房裡打盹兒的周通,讓他點數三千人馬,從四個城門隱蔽出城,分散藏身,由老趙統領,隨時待命。
潼城如今並無戰事,沒有守城的必要。許仲彥即將到達潼城,而南楚朝廷派來的人不日也將入城,前者自然會引來麻煩,後者想必也不只是要做表面上的事情而已。
萬一碰上了尾隨許仲彥入城來的行家,或是南楚兵部的人有什麼要巡營的要求,發現城中兵馬數目有了如此巨大的變化。想必都會起疑心。
溫故能要文良李茂審問出劉若白他們的來歷,連州來的那些人必然也能問出這些梁州兵的出身。
凡大意必有紕漏,唯小心才得萬全。
在這亂世之中,腳下能站上方寸土地的,都有各自的手段和本領。溫故雖然有遠多於旁人的機會去識得這些,但因此,也更不會看輕了別人。
周通打著哈欠領命而去,到了軍營同老趙商量妥當。第二天潼城便少了三千梁州軍。
潼城眾人各自有事,溫故也還在等許仲彥入城,這一次因為各種緣故,許多事都比第一次要推遲了些時日。
溫故倒也不是乾等,既然無處著手,這兩日就叫劉著尋來了千礱、上塘兩縣的縣誌仔細翻看,想找找其中是否有些別的蹊蹺。
劉著很是妥帖,不止縣誌,更尋來了兩個熟悉當地情況的老主簿,以供姑母差遣詢問。
劉著以往或許是顧不得這些的,他原本忙得不亦樂乎,但這兩日卻莫名其妙的清閒了下來。
城中事宜大體定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鄭統那些人,竟不約而同地不再前來糾纏了。
他們日日前來,劉著嫌他們吵鬧煩擾,如今不來了,心裡反而覺得更加不安。等了一日,實在耐不住,連文書都看不進去,乾脆出了府衙,特意連李尋都沒帶著,讓幾個書佐跟著自己找上門去。
到了鄭家宅邸門口,卻只看見大門緊閉,像是在躲什麼禍事一般。書佐上去敲了好半天,看門小廝才開啟門,見是太守來了,連忙稟報回去,不多時,鄭統便小跑著迎出門來。
這老叟一見到劉著的面,就緊緊拉住他的手,聲音裡又是憤懣,又是委屈:“劉大人,你可要給我等做主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