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來路(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茂接令,不敢耽誤,便去請李尋了。
文良見大小姐提及李尋,又見她沒有再做其他吩咐的意思,乾脆將楊府裡面的那一干人等也做個回稟。
“大小姐,鄭統送來的那些人,今日也問出了一些。”
溫故鋪下過所之事,無非也是想之後把潼城裡面北虞的探子清掃一番。而劉若白那些人本就是因為此事另外生出的枝節,新的麻煩擺在面前,暫時就沒有放在心上。
只不過李茂這一來一回還需要些時間,可以暫且聽聽看,便叫文良講來。
“鄭統送來的,除給大小姐的之外,李茂周通各自都有,老趙連同幾個在守城軍那邊明著露過臉的統領也都被塞了人。現下一併收在楊府,共有八十二人。”
“竟有這麼多嗎?”溫故倒也不稱奇,只是聽到數量,突然隱隱之間有了個念頭。
文良繼續道:“是了,其中甚至還有兩個婢女,是給李尋的。”
溫故笑道:“鄭統活了一把年紀,倒也是想得周全妥帖。”
那鄭統定然認為李尋只是暫時委身於她,小郎君從她這裡得了好處,再去嬌養自己的美嬌娘。鄭統自然就能從中兩頭討好,有什麼訊息,也能兩處一同得個應對。
文良見大小姐不惱,便又說道:“這些人一併問過了,從他們的應對來看,不像是早有準備,該是鄭統臨時起意,挨個找來的。”
這也正常,就算從最早梁州軍明面上進入潼城到如今,也剛剛過去一月有餘。
再之前,潼城是由楊萬堂做主的。鄭統沒有機會,或者也沒有必要,一口氣豢養這麼多。
溫故沒有出言打斷,文良便將具體情形一一報來。
這一夥共八十二人並非全都出自鄭統之手,包括孫家史家王家在內,都各自出了人。
甚至就連送與溫故的男子當中,也有三人出自孫家,兩人出自史家。
王家原本也想往裡面塞人,卻讓鄭統回絕了。最後只得多塞了幾名女子送予其他統領府上。
但此處也頗為奇怪,此事明明是由鄭家張羅的,但這些人裡,光是孫家送來的,就足有三十人之多。
溫故聽到此處,也只是暗暗記下,便由文良繼續說。
這些人,姓名自然是假的,出身也不相同。
比如,劉若白原本姓鄭,是鄭家六房老爺嫡長子與家中婢女所出的私生子,原本是一直引以為恥的。
劉若白的生母一直想要求個名份,既有了這個機會,便把兒子拿出來用了,劉若白自己雖然不願意,但也只能照辦。
這算是裡面出身好的,除了一些原本的婢女家僕之外,還有一些,之前下過牢獄的罪奴,瓦舍裡賣唱的清倌,勾欄中出身的花娘,不一而足。
說到此處,溫故又問了一句:“其中是否有誰家老爺或是公子少爺的侍妾通房?”
文良答道:“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