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南楚生變(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形勢不可語人往往也是常事。南楚這些閣老柱國,大抵也不只信殿上之言。內宮微小的變化,所落之處往往不在宮內,而在宮外。
如今情境,宮外就算沒有翻天覆地,也會有些蛛絲馬跡。
當天夜裡,就有訊息靈通的,探得二皇子唐明逸連夜從定宜郡趕回連州,然後直入昭華殿中,第二日又匆匆出城離開不知去向。
大皇子唐顯遙雖然穩坐東宮,但連州東南的封州軍中卻有異動,軍馬令兵自封州頻出,往東南西北合併共八個方向倉促馳行。
封州軍和大皇子的關係已不是秘密,如此行事,定是得了大皇子的授意。
除了明面不說但暗地裡早已投入二皇子帳下的定宜軍,以及連州戍衛軍和已經丟給了北虞的安平廣陽兩郡之外,其他十五郡諸軍,都收到了大皇子的密信。
信中無它,只有寥寥幾句問候而已。但這封信,回與不回,如何回覆,卻成了都統們如今最大的心病。
此事都統們各自處置,暫且不提。
訊息自連州傳出,在其餘十六郡打了個轉,添上一些枝節,又火速傳回了連州,進入了南楚各位顯貴的府邸當中。
諸般跡象表明,二皇子得了聖人和陵光君的青眼,大皇子東宮之位恐怕有變。
然則大皇子已經用行動表明,自己絕非坐以待斃的碌碌之輩。
可見,這五六日之中,南楚局勢再起變化,如今已是內憂外患,似有風雨飄搖之感。
然而,在南楚的棟樑們還未就這一近乎翻天覆地的變化做好打算的情況下。一隊內侍乘著霧氣,從彰明殿中出來,直達禮部,在眾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兩位皇子身上的時候,宣佈了一個更要緊的訊息。
此次上京入舉的學子,先需淨身方可留用。若願去勢,事後直接發往各部。若不願,則即刻返鄉,不得再入科舉。
此令一出,南楚朝野譁然。
這幾日關於此事也有些傳聞,但都僅限於傳聞而已,大多被連州及各郡官員當作笑談。
畢竟太過荒唐。
可當眾人正欲齊名上書之時,又一道訊息從彰明殿中傳出,送到包括禮部在內的六部衙門,以及諸位閣老柱國的府邸家宅當中。
如今這連州,倒是訊息跑得比人還快。
南楚聖人的意思很清楚,這一道令,是昭華殿中陵光君擇天地形勢,南楚氣運……諸般此類,綜合之下,取於天意而定。
然此事,並非當下之艱難。
南楚當下只有兩難,一則在北地,乃是北虞過境。二則在連州,乃是太子之位。
諸公若有異議,可擇兩難解其一,南楚皇帝必開宗廟,祭天地,加九錫以迎之。
話已至此,諸公啞然。
北地之危,諸公之中自是無人可解的。若有,還能等到今時今日?
然而更兇險的是太子之位,南楚這位聖人的心思諸公心裡都清楚,如今擺開來讓他們多嘴,實則是要讓他們即刻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