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九章 此戰,留名!(第1/4頁)
章節報錯
這些天他們連跳了數十個已經單向關閉的星門。
由於戰艦完成全面更換,至少都是十字軍級,速度倒是比之前快了十來天。
流亡號主控室內,北涼一眾主要成員都在,包括已經恢復健康的第七流亡隊的老隊長雷管。
這是他們回到天河系的首次團隊會議,顯得異常正規。
所有人都已經換上磨砂觸感的黑色制服,整體氛圍很嚴肅。
上面除了帶有北涼的標誌, 還有代表他們職業跟職務的圖示。
機師、艦師、極客等等,每個職業都有獨特的圖案,人造人的衣服上還帶有相應編號。
這種做法主要是為了日常辨別,方便管理,不然太亂了。
另外,經過近些天的討論, 北涼正式建立了機甲軍團。
並且跟艦隊一樣分成三部分, 第一軍團長陳悍,副團長妙影。
第二軍團長阿敖, 副團長檸白。
第三軍團長雷管,副團長大山。
每個軍團目前都有百來位機師,加起來三百多位,各個實力階層的都有。
所有軍團日常中存在內部競爭,有貢獻制度,主要表現在分配資源上。
比如貢獻度高的軍團能夠優先獲得新出來的人造人機師,或者剛製造的機體。
貢獻度又由平時的匪幫任務獲取,這能形成良性發展。
目前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的實力是差不多的,畢竟剛起步,所有資源分配都一樣。
最強大的應該是雷管帶領的第三軍團,因為所有的蓋亞老兵都在裡面。
經過檢測,一共四十三名老兵,光是能駕駛冥府級機體的機師就有七位。
還有二十多位可以駕馭咒滅級,剩下的十來位也是鎮獄級。
有了這批人加入,北涼的地面力量得到恐怖提升。
只要能給他們合適的機體,a級以下的地面任務基本沒難度。
值得一提的是,本來第三軍團長的職位是大山的, 雷管是副。
但他自認為很多方面都不如雷管,便跟陳悍提出換一下。
畢竟雷管之前要不是身受重傷,得不到救治,也不會把位置讓出來。
對此陳悍表示同意,反正對團隊而言大山跟雷管誰正誰副都一樣。
機師增多的同時,高階機體的需求也變大了。
所以在二十天前流亡號的機體制造廠就開始運作。
由於材料跟化學元素都有限,陳悍選擇優先滿足機甲的需求。
原始工廠只有一個製造車間,三天一架原罪i,五天一架原罪ii。
擴容後車間變成兩個,時間不變。
原罪i需要消耗掉相當於三十顆紅色能量塊的能源,原罪ii則是翻了三倍。
加上部分材料的費用,一些化學元素,製造一架原罪i大概得兩千多萬星聯幣作為成本。
這比在外面買還要便宜不少,並且質量有保證。
航行的這段時間裡,總共補充了十四架原罪i。
至於原罪ii,暫時還不需要補充,時間跟化學元素的耗費都比較高,先把原罪i造夠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