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建城
章節報錯
接下來的事情沒有一個是順利的。
姜成也不知道他自認為聲情並茂,有理有據的講演有沒有效果。因為他根本沒時間去分辨那五個人是不是值得信賴,直接關進地窖裡就不管了。無數的事情等著姜成做決定呢。
安排一隊士兵押著五人一部分的手下回隨州。得趕快轉運一批糧食過來,營地裡只剩下十來天的儲備了,還得想辦法增加人手去捕魚撈蝦以及採集打獵。還好,已經是萬物生髮的季節了,荒野裡總是可以找到不少吃的。奴隸和難民的忍耐力也還不錯,有口吃的就不會造反。
子胥辦事還真不靠譜,給了他一半的兵力,結果就送回來幾個麻煩俘虜。等他回來,看我怎麼削他。
子聚財就更不靠譜了,今天才跑過來說,他發現了更好的建城位置,現在的這個地方,地勢有點低了,將來有水災的隱患。什麼工部營建專家,恐怕是濫竽充數的吧?換新址?這七八天都白乾了。氣死人了。
帶上子聚財又跑了一天的時間,終於決定還是聽老頭的專業意見:現在的營地繼續暫時居住,抽調五千青壯奴隸,組建專業工程隊,交由子聚財負責新城營建事宜。新地址在差不多十幾裡之外,依山傍水,風景、條件、位置都很好。一個能容納十萬人的大城,這是姜成的最低要求。至於如何實現,那就是子老頭的事了。對了,還得問清楚完工日期。
什麼?十年?
姜成氣得想打人。見慣了後世基建之狂魔的各種騷操作,你跟我說一個十萬人的城要十年?
聚財在耳旁嗡嗡嗡地不停叫屈,姜成下了命令:“再給你加三千人,你只需要做外城牆和官府建築。把各個功能分割槽規劃出來,道路和引水排水的主幹設施。其餘部分我來想辦法。還有六個月時間,入冬前必須完成。不能凍死人,這是基本要求。先去把人員選出來,後續發現問題,我給你出主意。現在,立刻,出去。”
還有一大堆其他事情等著姜成呢。抽調八千青壯後,剩下大多是些老弱婦孺。燒荒,墾田,挖灌溉溝渠等等都需要青壯勞動力。倉庫裡沒糧食了,對了,還需要大量的農具,種子,肥料,耕牛。。。。天啊,讓我這個十歲的小孩上吊算了。
子聚財去營建新城,那大營總管就的另選賢能了。人才啊人才,你在哪?
姜成問了一大圈,最後還是把牢房裡的老頭提溜了出來。老頭也姓姜,名圭。還是姜成的遠房親戚,從小就跟著姜成的父親老隨侯,一步步提升,二十年前就當上了隨國國相,可以說是當時老隨侯的第一重臣。
“不知侯爺又有何事啊?”老頭明顯還在生氣。大老遠跑過來,一言不合就被關進地窖,自然是滿腹委屈。
“嘿嘿,小子無狀,在此給圭伯父認錯賠禮了。”姜成態度很端正,恭恭敬敬,正式彎腰大禮賠罪。
“老臣可當不起侯爺的大禮。”這是還沒消氣。也是,人家一國重臣,位高權重數十年,你一個認錯就算了,要不要面子的?
姜成繼續伏低做小:“驟逢大難,小子這也是迫不得已,委屈伯父了。圭伯父大人有大量,萬望寬宥一二。”
然後再打悲情牌:“小子自幼失怙,母親現在又暫無訊息,如今再遇亡國之危,急需國相護持。”
最後封官許願:“昔日姬昌薨,姬發拜我叔祖姜尚為太師,並尊為尚父。君臣協作,勵精圖治,遂有牧野大戰,朝歌分封。小子不才,但聞伯父學識淵博,才華橫溢,亦有經天緯地之能,何不出手相助,以共圖大業?”
“其實老臣也是贊同搬遷的。不過,沒有小侯爺的雄圖大志,只是準備接受曾伯的封地而已。”
老頭還有些傲嬌,邊上贏裴廉也附和勸說,才不情不願地接受了姜成的明國太師之職。
姜成再次忽悠到一個手下,也是到現在為止,最重要的一個得力干將。
三人再次落座。姜成開始介紹當前面臨的困境。什麼糧食危機,什麼農具,種子,奴隸。到了人家專業人士手裡,那根本不算事。
姜成也終於知道了,為什麼當時子胥眼光高,看不上姜成的發家資本了。在姜圭的解說下,老家隨州直屬人口超過五十萬,分佈在桐柏山盆地大大小小的城池有十餘座。而且隨國還是商朝南方最大的青銅供應商,幾乎壟斷了棗陽、南陽到中原的青銅供應鏈,是真正的一方土豪。難怪那個南宮迫不及待地要來搶奪姜成的基業了。姜父已亡,剩下孤兒寡母的,守著滿倉財寶,手裡還有個金飯碗,不搶你搶誰?
姜成立馬把營地裡剩下的二萬多人甩手給了圭老頭。地窖裡的四人也放了出來,保險起見,姜成只把那個贊成搬遷的庶兄安排回去協助轉運糧食的任務,其他三人則帶在身邊。那個家奴總管,名叫姜仲海,姜成讓他繼續擔任自己的生活總管,還有一個叔叔,一個哥哥,都有貴族身份,還是先觀察一段時間再說。創業初期,姜成不敢有絲毫懈怠,權力必須牢牢抓在自己手裡。
至於搬遷,也只是把直屬的主城讓出來交給南宮适。中樞管理機構,各級官吏,主要倉儲搬過來即可。反攻隨州,姜成並不想等太久。把這些基本方針定下來,姜成心中輕鬆了不少,終於想起十幾裡外的子聚財來了。好幾天不見老頭過來抱怨,也不知新城建得怎麼樣了。
等姜成到了新城,再次氣得冒煙。幾千人建窯燒磚,砍柴挖溝,忙得不亦樂乎。問題還是出在子聚財身上,光是城牆,他就規劃了十米高,十幾米的地基,還有什麼甕城,馬面,垛口,崗樓一套一套的。這是要修千年古城?還得防備十萬大軍來攻城?姜成要瘋了,我的都城在鎬京,在朝歌,不在這鳥不拉屎的南蠻之地。都退到這裡來了,哪來的十萬大軍攻城?我的治軍思路是攻擊,全力地攻擊。如果到了起家之地都要面對大軍圍城,那就意味著已經全面失敗了,還守什麼守?
好吧,不知者不罪。姜成叫停了聚財的宏偉大計。城牆改為二米,能擋住普通野獸即可。那些防禦措施統統取消,每個方向建幾個崗哨,作為警戒。重點把道路,給排水,府衙,兵營,市場給區分建設起來。
再就是磚窯,不用青磚,改燒紅磚。姜成小時候見過不少紅磚廠,就按照古羅馬式敞頂窯來,一個紅磚窯幾天就可以出數萬成品,又快又好。至於壽命,五十年和五百年的差別,很重要嗎?既然來到這個世上,我就沒打算活著回去。不能殺回中原,談什麼封建終結者?
把聚財好好訓斥了一通,也不管他私底下如何吐槽,姜成回到自己的大帳。
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等著他軍事規劃。
姜成仔細回憶了一下,據史料記載,現在的武王夏周主力是週六師,後來,周公姬旦改名成周後,始建殷八師。每個師主戰甲士五千人,加上輔兵,後勤還有戰車部隊,至少一萬人,那麼敵人就是最少十五六萬人。最耗錢也是最強大的兵種就是戰車。一輛造價不菲的戰車上只有二、三個士兵,為之配套服務的超過三十人,還有二,三匹馬。所以後世春秋戰國爭霸,基本條件的千乘之國就是,你得有一千輛戰車部隊。
地處遙遠的南蠻江漢平原,別的不說,光是戰馬就完全比不過人家的。那麼如何出奇制勝?姜成暫時沒有想好。
至於發展時間,姜成早就想好了。不趁著幾年後的三監之亂,渾水摸魚,哪裡有機會打破周朝的八百年江山?武王伐紂後三年就死了。然後就有了三監之亂,又打了三年。那麼姜成應該有四到五年的發展時間。在周公姬旦徹底平定叛亂之前,盡力發展到南陽盆地,有了南陽盆地在手,作為前進基地,以江漢平原作為後背,才有可能染指中原,進而覬覦天下。
就算是真實歷史上,荊楚人也是不服老姬家管理的。楚國崛起,變成了西周王朝的心腹大患,好像把周昭王都給弄死了。說明這個構想是成立的,只不過現在姜成需要掌握好時機,把叛亂提前到周朝最虛弱的時間點上。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像武王伐紂一般,一日而克商。
武王伐商,因為以下克上,畢竟是有些心虛,所以編造了不少謠言,說商王如何如何地暴虐,怎麼怎麼地壞,我只不過是弔民伐罪,以後,我不會像他一樣採取中央集權來壓榨大家的。繼而不得不大搞封建,分封諸侯,買通各個地方勢力,由此開始了中華封建史。也造成了後世的春秋戰國幾百年的內戰紛擾,生靈塗炭。
錯過了這一關鍵時期,那些諸侯國慢慢強大了起來,再想天下一統,搞中央集權,就得等那個天降猛男,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