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親征的訊息一出,而且還是五千精騎就敢親征。

這朝堂上下自然是一片反對,甚至還有要求把魏硯給下大獄的。

因為他有教唆陛下以身犯險的罪名。

而李二這個陛下當得也挺窩囊的。

群臣以死相逼,那能有什麼辦法,抱著你的腿不讓你走。

尤其是這長孫無忌,那哭得,魏硯差點就以為是真的了。

不過……

這或許就是貞觀朝的景象吧。

大臣跟皇帝,一點不像是上下,反倒是,大臣有時候可以平等,甚至凌駕於皇帝之上。

只要你的話說得有道理。

這要是放在其他朝代,那不敢想象。

不過雖說如此,然而李二心意已決。

給兵部,給關中的牧監下令,讓人準備好戰馬。

正好上一年,這蕭瑀當了沒多久的左僕射又被貶了。

李二便說著氣話,讓魏硯來當這個左僕射。

也就是說,魏硯自己蓋章透過。

可問題是……

兵部、牧監們不配合,魏硯自己就算是當上左僕射也沒用啊。

“陛下!為什麼您一定要冒這個險?”

“如果您非要去,那無忌就直接死在你的面前。”

說罷。

又轉過頭來看向魏硯。

“都怪魏硯你!”

“你到底都跟陛下說了什麼!”

魏硯那個委屈,“要不這樣!我自己去吧。”

魏硯話音一落。

長孫無忌立刻不哭了。

而且,長孫無忌臉上的表情彷彿若有所思。

大概是在心想,這天底下怎麼會有這樣的好事?

如果魏硯在徵高句麗的路上萬一不小心死了。

也不是完全沒有這樣的可能。

這時李績卻是道:“就算是你一個人去也不行,那不是把你自己置身險境嗎?”

太子李治今天也在。

也來勸了。

估計是被長孫無忌拉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