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做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事魏硯必須給她宣揚一下,像是這種優良的風氣,就應該在華夏傳播開去。
然後……
也因為這樣,這針對他的奏摺也越來越多,說什麼他反貪太過於嚴厲。
說實話,這人還真敢說,他就不怕觸怒了陛下,直接給他咔嚓了。
魏硯看過了對方的奏摺後,也沒說什麼,只是回了一句,要按規矩辦事。
朝廷是沒有給你們發俸祿怎麼了,如果沒有,那你大可去貪。
但是朝廷是給你發了俸祿的。
在他的統治下,各行各業,都要遵守自己的規矩,否則……
到時候別怪他無情。
閒來無事,魏硯又開始瞄準了科舉改革。
感覺以後當官,得專門舉辦針對那一個職位的考試。
要先有職位,再報考。
這樣的好處就是,不會出現說,錄取了一大批人。
但是這些人,卻沒有辦法分配具體的職位。
考題,也由魏硯自己親自來出。
可以這麼說,這是大魏跟華夏曆年以來,最難、而且是最為嚴格的科舉考試都不為過。
只不過……
這也把魏硯給累得夠嗆,畢竟,這判分得由他自己親自來。
一來,也想看看這些人都做得怎麼樣,二來,也最好透過實際操作,最終進一步制定出一套,能讓其他臣子,也可以模仿著來做的標準來。
至於這考試的題目……
當然是選擇,填空,名詞解釋,詩賦,閱讀理解,情景模擬,以及策問,都有。
這考生光是考試,就足足考了三四天。
而魏硯批閱試卷,則足足花了兩個月。
而且……
他這都算是快的了。
批改完了以後,會公佈試題答案,當然,一般是客觀題的答案。主觀題方面,則是把寫得好的,可以拿一些出來給眾人一起學習學習。
比如說,那些詩賦寫得好的,可以拿出來給大家都瞧瞧。
之後,整個華夏都城,也是掀起了一股討論最新科考的熱潮,就是有官員也表示,這考得這麼雜,到時候怎麼取士。
魏硯提出了分數制,就是每一道題,都會有它的分數,當然這個分數,各部分的佔比肯定是不一樣的,有輕有重,然後最後看看誰是最高分的,綜合起來最高分的人,就是考上的。
以往判卷,都只有上上,上中,中中,中下,下下這樣的等級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