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五章 我同意(第1/3頁)
章節報錯
給魏知至娶老婆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事情,因此,這也是花費了魏硯跟李雪雁不少的心機,這才把這事給稍稍地促成。
李道宗這邊,只能說很會說話,只見他拉著徐充容的父親,也即是大唐水部郎中徐孝德道:“我那侄女婿,你也看到了,絕對是個有能力的人,我侄孫子,魏知至,更是八歲開始就監國,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以後,大魏肯定會交到我侄孫子的手上,是,大魏現在條件是差了點,似乎比那些蠻夷,也好不到那裡去,但是這只是暫時的,而且,再退一步。”
“你這女兒以後長大了還能嫁給誰?難道是姐妹一起入宮給陛下當嬪妃?說句不好聽的,陛下都半截身子埋進土裡的人了。”
“又或者是嫁給太子,問題是,這像話嗎?姐姐侍奉陛下,妹妹侍奉太子。而且,你女兒如今已經十三,三年之內,陛下未必會死,可三年之後又三年。”
“到時候,你這女兒難道還不嫁了?”
“其實我也知道,孝德兄你也未必就是那種喜歡追逐高位的人。”
“但如今有這麼一個機會擺在眼前,而且,魏硯,定國公的實力,你也是知道的,說起來……你去看過日本的那座宮殿沒有?”
“魏硯是完全有能力建出那樣的宮殿的人,你覺得,你女兒要是嫁了過去,那生活能差到那裡去嗎?”
“而且姐姐嫁給大唐天子,妹妹嫁給大魏未來天子,這怎麼都不虧!反倒是兩頭經營,豈不更是如魚得水?”
說實話。
一開始徐孝德肯定是不同意的。
因為作為大唐的臣子,他當然是忠於大唐的。
而忠於大唐的理由,用當年李泰問他的老師王珪,什麼是忠和孝?這個問題的答案來回答,就很貼切。
大家為什麼要這麼拼命地為李二幹活,無非,就是為了安身立命,成就名望。
安身立命是為了生存,為了當下的生活,成就名望,則是為了日後自己死了,起碼能在史書上留下一個好名聲。
現在,他的大女兒已經嫁給了大唐天子,其實也已經到頂了,而且即便是妹妹選擇再嫁給太子什麼的,也絕無可能再去得到什麼皇后之位。
最多,也就像她姐姐那樣,當個陛下身邊的機要秘書,後宮妃嬪。
但是如果嫁給魏知至,那情況又不一樣,正如李道宗所說,那日後可是有可能能成為皇后的。
而縱觀定國公的為人行事,徐孝德雖說對魏硯的這個定國公沒什麼感覺,可就算是他也不得不承認,魏硯開疆拓土的能力是真的猛。
其實……
到了這裡,徐孝德已經有些意動了。
畢竟《戰國策·韓策一》上都有說了,‘寧為雞首,不為牛後’,雖說讓自己的小女兒留在大唐是很好,可那潛力不大。不管是對自己的小女兒個人來說,還是對東海徐家來說。
不過這裡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
李道宗見徐孝德似乎已經有點被說動,便道:“孝德兄你若還有什麼顧慮,大可直接說出來。”
徐孝德便道:“一個,大魏太子的年紀是不是還太小了,還有,大唐有規定,不與國外之人通婚。就算是通婚,也只能住在大唐,不能離開。”
李道宗回道:“前面一個不算是問題,反正,成婚以後在宮裡養著再長几年就行了,後面一個,魏硯肯定會去解決,這還需你我二人操心?”
而徐充容這裡,與此同時……
也是找了個機會回家省親,在勸說著她的母親,說道:“那大魏陛下為人是魯莽了點,但是他兒子魏知至不一樣,那是衡山公主從小親自教育長大的,你也應該知道,衡山公主也也是知書識禮之人,這配妹妹絕對是天作之合。”
“而且……為了表達他們的誠意,他們說會拿出十萬三千冊藏書來作為聘禮,母親,我們自己家裡才不過數千卷,這都已經算是多的了,你想想十萬三千卷是多少。”
姜化,也即是徐充容的母親便一臉的將信將疑,回道:“十萬三千卷?就算是大唐皇宮裡,也未必能有這麼多吧?會不會是吹出來的?”
徐充容也是道:“別的不敢說,那大魏陛下,每一次他要吹牛的時候,大唐天子都要頭疼。母親你這是知道為什麼?”
“為什麼?”
徐充容:“因為他每次吹牛,都能實現。就像是當初,他就跟陛下打賭,要是他把薛延陀打下來,就娶陛下的公主,結果,現在陛下的所有公主,都被他娶走了。”
說到這個,姜化便是一陣皺眉,那不是他的汙點嗎?
徐充容見自己母親好像不太樂意了,也是道:“我也是為了妹妹的將來著想,陛下這兩年,對宮中選秀好像又有些意動了,母親你也不想妹妹因為才名而被宮裡選中吧?”
姜化便道:“那嫁給大魏的太子就是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