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

魏硯一邊把潼關到朔州的鐵路給鋪了。

然後這個月,由於覺得太過於頻繁地開交流會也不好。

畢竟,大唐十天才放一次假,要是全拿來參加交流會了,就感覺跟沒有休沐一樣了。

因此……

本來預定的一個月兩次,現在一個月就舉行了一次。

這一次要說的是《什麼是空氣》,呼跟吸有什麼不同?

人為什麼要呼吸?

明明很簡單的東西, 說實話,有說的必要嗎?

而且,難道在座諸位,不是一生下來就會?

魏硯把日常各種發生的現象,跟眾人都說了說。

包括……

蒙著被子睡覺,為什麼會覺得悶。

眾所周知, 大便都會有點臭。

那麼這種臭, 又是什麼?

到底空氣中多了什麼,才會讓我們覺得臭,可偏偏我們又看不到?

然後大家便發現。

定國公研究得挺深的啊。

像大便這種東西都拿來研究。

魏硯還給大家說了一個魏晉時期王敦如廁的故事。

雖說……

像大唐諸公這樣的人物,知識肯定不少。

但魏硯發現,也不是真的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故事。

當旁徵博引後,於是就可以發現一個規律。

空氣雖說是看不見,也抓不到。

但是,它是真實存在,而且,性質也有所不同。

有的香,有的臭。

有的無色無味。

那麼,這些到底都是些什麼?到底各自有何不同?

吸引了全部人的興趣過後。

魏硯這才拿出各種各樣的實驗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