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分水嶺(第1/3頁)
章節報錯
貞觀十八年可以說是新舊大唐的分水嶺。
貞觀十八年之前,大唐似乎跟史書上並沒什麼兩樣,或者說差別不大,但是貞觀十八年以後。
感覺整個大唐的氛圍就開始有點變了。
似乎在不知不覺間,人們便體會到了,什麼是科技,以及科技的力量。
甚至連長孫無忌,都被魏硯這一手給震驚得說不出話。
貞觀十九年,上元佳節。
長安城裡裡外外,熱鬧非凡。
不過上元佳節長安城熱熱鬧鬧,那都是常規操作。
最讓大唐群臣,乃至大唐百姓震驚的,其實是就在這一天。
魏硯的鐵路終於正式開通了。
白天,四輛銀白色的電氣機車便被分別停放在四道軌道上面。
原本應該是要燒煤的,但魏硯考慮到,得給大唐一個夢想。
所以,他也就改成用電了。
可以想象,當李二帶著眾人在看到那四輛銀白色的電氣機車時的反應。
那流線型的金屬車身,以及車內那些精緻得不像話的座椅,還有玻璃窗。
環境舒適得簡直堪比高鐵。
這一看,就不是大唐能夠擁有的。
有那麼一瞬間,李二不禁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
這是人力能夠做出來的?
李二:“魏硯,這……”
魏硯便道:“上崗從業人員已經培訓了差不多半年了,當然,主要還是模擬,真正上手,最多不過十天,不過我看他們操作的挺好。陛下要不要上去坐坐試試?”
長孫無忌:“魏硯,你這東西安全嗎?”
李績看著這龐然大物,也有點心裡發怵。
說道:“陛下安危最為重要。”
魏硯:“我自己已經來回坐了不下數十次了,這自然是安全的。而且,鐵道每天都會有人專門全線巡視,以防發生意外。這安全肯定還是可以確保的。”
李治:“定國公,這東西是怎麼做出來的?”
魏硯回道:“你別看它龐然大物,其實,都只不過是人們所熟知的東西所組成。主要用的材料還是鐵比較多。”
魏硯說了等於沒說。
這官腔答得好。
有中國外交部一半的水平了。
魏硯:“太子敢不敢上去?”
李治:“這有何不敢的。”
說著, 便要帶頭上去。
其他人都紛紛道:“太子殿下, 萬萬不可!”
李治倒是說道:“怕什麼, 定國公真要害我,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