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可當過兵,打過仗?(第2/3頁)
章節報錯
雖說這是廢話。
然後就在魏硯打量著薛寧的同時,薛寧也是跟魏硯道:“你叫什麼?我有個小小的請求,不知你能不能答應?”
魏硯便道:“什麼請求?”
薛寧道:“去朔州,正好路過我家,我能不能順道回去看一看家中的老母?”
魏硯就說,這小子肯定不會安什麼好心,原來是別有所圖。
魏硯便道:“完事了以後,你再去看吧,事情沒辦完之前,不行。”
薛寧:“多謝。不知你怎麼稱呼?而且我看陛下好像對你很看重。”
不一會,兩人便漸漸地熟絡了起來。
說真的,接下來的話,魏硯也就隨便一問。
“你既然姓薛,那你認識一個叫做薛仁貴的人?”
薛寧便道:“薛仁貴?沒聽說過。不過……好像有點印象。你說的是不是薛禮?”
魏硯也想了想,然後道:“好像是叫這麼一個名字。”
薛寧:“那他跟我是一個鄉的。你認識薛禮?”
魏硯:“不能說認識,只能說聽說過他的名字。”
薛寧也沒有覺得奇怪。
魏硯:“路過的時候,你去找一找他。把他也帶上。”
薛寧:“額……”
……
朔州在哪。
形象地說,就是在黃河‘幾’字型的右上角。
這裡是防範漠北遊牧民族進入中原的重要軍事州。
也可以說是連線漠北遊牧民族跟中原內地的入口。
所以,像是這麼重要的地方,當然要派一個信得過,而且是有領兵能力的人來坐鎮。
沒錯,比如說,這個人就是李績。
當然,此時的李績卻並不在朔州,而是在與朔州相連的幷州當幷州大都督府長史。
而這個幷州大都督,自然是李治。
應該說,這為後來李治登上皇位,提供了不少很多人看不見的影響力。
“長史,外面有人求見。”
幷州大都督府府衙。
有人給李績傳來了口信。
“說是陛下派過來的,這是對方的書信。”
李績正在練字,修身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