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鎖魂錐 第十一章 我們是朋友(第1/2頁)
章節報錯
顧紫心不知是沒有聽到範同的牢騷還是壓根兒懶得理會,自顧自地說了下去:“修行之法,目的在於了悟造化,而後可以透過各種手段,或符籙、或兵器、或法器來溝通天地靈氣為己用,為常人不能為之事。”
“修行一途,困難重重,其間不知有多少雄關險阻,最是考校人心堅韌;沒過一個險關,就有一層新感悟,也就是上了一個新層次。而這層次,便是你剛才問的境界之分。”
“《修行基礎理論》的緒論一章中講到,修行境界分為五層,每層又有上中下之別。最低階的是感識之境。是指修行者可以感受到天地靈氣的存在。”
“往上一層的境界就是築基了。這一境界中,修行者在感受天地靈氣的基礎上,可以引導靈氣沿經脈而入體內,易筋洗髓,成就丹田。所謂築基,就是鑄造身體的基礎的意思,只有成就丹田才可以進一步向更高的境界攀升。”
範同忍不住插嘴問道:“我看前世的傳奇小說上講,所謂丹田,就在肚臍下方三寸之處。哪裡還存在成就一說?”
張子丹在一邊嘲笑:“那是傳奇小說的訛傳,咱們這可是修行。高階,知道嗎?”
“那成就的丹田到底在哪兒呢?”
張子丹認真想了想:“我也不知道。”
範同:“切……”
顧紫心等著兩個活寶互相鄙視結束,這才接著往下說道:“築基之上就是化神之境了。顧名思義,這一境界的修行者已經可以將天地靈氣轉化為各種神通了。一入化神之境,不僅身體強悍,壽命也遠勝於常人。說起來,也只有進入化神境界,修行之人才算初窺門徑。在當今修行界裡,能夠進入化神境界的人物,都算得上是一流的高手了。”
“化神之上,還有返虛境界。此時修行者已經能窺得天地之道,返璞歸真,能夠將自己體內的丹田元氣與天地靈元完美溝通融合。這時,修行者所呼叫的已經不是自身體內修行所產生的力量了,而是借外力為己用。這個境界的高手,當世應該不會超過寥寥十數人。那已經是修行界頂尖的存在了。”
“在東方,魏如松、諸葛明、賈傑是公認的返虛境界的三位高人。也有人認為,這三個人也是這些年裡,最有可能突破返虛而入合道境界的。”
顧紫心收回望向虛空的目光,眼神在面前這兩個年輕的修行者身上略作停留。想起來時,家裡幾位長輩佔得的那一卦;這兩個人真的會是那些攪動三界風雲的人物之一嗎?看他們互相拆臺的樣子,實在不太靠譜啊……
“這返虛之上的合道境界,在凡夫俗子看來,那就是神仙手段了。課本上並沒有講得很清晰這境界到底有些什麼特別之處,但是據說只有當年的東皇六奇才達到過這樣的高度。我估計,寫這課本的人或許是覺得再入門的教材裡就描述如此高深的境界不太妥當,於是就只是一筆帶過了。”
範同聽得津津有味,此時又突發奇想,興沖沖地又問道:“咱們修行人士,練到了一定的……這個……境界,是不是可以長生不老什麼的?”
顧紫心搖了搖頭:“天地靈元由虛無中來,最終也將歸於虛無。這世上又哪裡有什麼東西可以真正的長生不老?無非是壽元漫長而已。”
範同語帶失望:“看起來,這世界上果真是沒有神仙的。”
顧紫心想了想,說道:“按照《修行簡史》的第……”
範同連忙打斷:“我們都知道您背書的功夫了,下回咱就不說章節段落了好不好?不然會有灌水的嫌疑。”
顧紫心點點頭:“也好。世界上應該只有一個神,創世者便是神了。至於仙,卻多半是凡人們看著修行者的高超手段,附會出來的。不過,這也怪不得那些凡人,當真突破五境的大能們,那些手段確實駭人聽聞。”
“突破五境?那又是什麼境界?”
“合道之上,因各個修行法門的不同,也各有不同的境界。魔族的天魔境、妖族的九幽境、我們人類法門的清虛境、玄同境。各有所長,只不過那也都是傳說中的故事了。”
顧紫心看著範同微微出神的面龐,也不說話,就這麼靜靜地等著。一會兒工夫,範同回過神來,有些自嘲地一笑,語氣裡卻沒有了一直以來的那種懶散的味道,他認真地問著顧紫心:“那麼傳說之中,什麼人才可以進入這些至高的境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