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祖也不管他如何哭,只說讓紫霄宮中聽道的神魔們,自己去分寶崖。

作為道祖,多年收藏的寶貝自然不凡,石仲魁手裡的乾坤圖、九龍神火罩全是老子、元始天尊在分寶崖得來的。

可老子只拿了十幾件,元始天尊也才二是幾件,但通天教主卻大手一揮,七八十件進了他的衣袖裡。

讓人不得不懷疑,道祖對通天這個親傳小徒弟,最是看重和寵愛。

可以說,石仲魁若是重生到封神之前,他應該更願意拜師通天教主。

當然,不是石仲魁不知道拜師元始天尊的好處,實在是元始天尊挑徒弟的要求太高了。

而拜師通天教主就容易多了,只是仔細想想,想做他的親傳弟子其實也非常難。

否則就不會只有四大弟子,而元始天尊卻有十二個親傳。

石仲魁搖搖頭,把腦中這些心思全放下,就見劉伯欽已經跟著六七頭細犬,從山林中走了出來。

看著一身獸皮做的衣袍,手拿鋼叉,滿臉鋼針一樣鬍鬚的劉伯欽,石仲魁頓時笑了起來。

劉伯欽猜到石仲魁這是笑話自己扮相難看,卻又半點不敢得罪他。

只能老老實實的單膝跪地行禮道,“小人鎮山太保劉伯欽,是這山中以打獵為生的獵戶,家中有老母賢妻,就住在前方二十里外的山崗上。

貴人若是不嫌棄,還請去小人家中坐坐,喝碗野果釀造的素酒解解渴。”

這話一聽,別說石仲魁了,就是尤二姐、尤三姐和八個丫鬟,都知道劉伯欽不是普通人。

走二十里山路,可沒那麼容易,更別說剛才還發現至少三四頭老虎。

尤二姐和尤三姐下意識看向石仲魁,見自家老爺毫不在意的點頭,這才放心下來。

和石仲魁相處了幾百年,尤二姐姐妹倆心裡清楚的很,自家老爺一向最在乎自己和姐妹們的安危。

劉伯欽見石仲魁沒問難自己,這才真正安心下來,笑著對唐僧道,“這位長老請了,明日正好是小人先父的忌日,可否請長老做些好事,念卷經文超度我那父親的亡魂?”

唐僧倒是願意幫忙,但想起當初菩薩在長安時說過,大唐境內的經文,沒法超度亡魂,心裡頓時遲疑起來。

劉伯欽見他猶豫,急忙問道,“長老可是有為難之處?”

唐僧見劉伯欽長相雖算不上兇惡,但一身腱子肉,胳膊都比自己的腿粗,下意識就搖頭。

想著不管有沒有用,幫忙多念一卷經文就是了,反正這鎮山太保只是個獵戶,哪裡能知道地府裡的先父,是否真的得了善果,得以去投胎去個好人家?

劉伯欽見他答應,這才笑了起來上前引路。

順便還把尤三姐射殺的老虎給扛了起來。

石仲魁卻因為這事露出思索表情。

按說劉伯欽作為山神,幫著西方教看守孫悟空足足五百年,態度上應該算是親近西方教。

可現在看來,好像又在和西方教作對。

若是第二天告訴唐僧,他那去世的父親,已經‘得脫沉淪’,唐僧肯定會在心裡滴咕著,為何和菩薩說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