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主意一定,暗道就不信七個女兒的肚子,還贏不了三聖母一人。

拉了拉玉帝的衣袖,傳音解釋一番,玉帝差點氣的站起來。

哪有王母這樣當孃的,不去掩蓋,反而全送人。

而且就算嫁一個都名不正言不順了,七個一起那就是天大的醜聞。

可王母一句“若是我們的親外孫先出世,這裡面的好處有多大,你想過沒?”

立馬就讓玉帝冷靜下來。

一想到自家女兒和石仲魁有了孩兒後,整個大都督府某種程度上來說,差不多就是自家的外援。

再不濟,只要對外孫好點,他絕不會反自己這個姥爺。

順帶著等於至少半個大都督府的兵將們,會因為那娃娃的態度而站在自己這邊。

甚至玉帝還想著正經教導外孫的事,全交給石仲魁這個親爹去做壞人,自己這個當姥爺的,就負責寵愛外孫,不信小傢伙不會心向自己。

而且要是有十幾個,幾十個外孫長大後,光是每人只掌握伏魔大都督府的五百兵權,就能很大程度上瓦解這股勢力的威脅。

這麼一想,玉帝忽然又覺得,幾個女兒和石仲魁不清不楚也不一定是壞事。

大部分私生子都不受重視,但要是孃家勢力做靠山,反而更容易拿到實際意義上的好處。

而且只要女兒們和石仲魁的關係沒公開,就算外界知道他們有私情,頂多就是笑話幾句,想以此攻擊自己,還得看石仲魁答不答應。

說不定老君和元始天尊為了最有前途的徒孫的名聲,也會主動幫忙壓下這事。

那時,管你是大帝、還是元帥,誰也不會公開囔囔石仲魁和幾個女兒的私情。

只要沒人敢鬧事,那就等於沒威脅。

而且有些把柄是有時效性的,一旦所有人都覺得習以為常,那就是所有人都預設了。

否則當初你為啥一直不檢舉?

既然當年沒反對,現在跳出來,那就是打擊報復,甚至是心懷不軌。

等上幾十、幾百年,別說以此為理由找麻煩了,提都不會再提這事。

真說起來,楊戩嚴格來算,其實是私生子。

即便雲華仙子和楊戩親爹有過拜堂成親,但一個長輩都沒在場,更沒三媒六聘那就是私通。

這婚事根本不合法。

可楊戩還不是過的好好的,不僅沒人說他是私生子,見面了還得客客氣氣的以管制高低來論禮節。

至於石仲魁的丈母孃,也沒見玉帝和王母如何不待見她。

說白了楊戩有本事,又有闡教做靠山,你罵我一句私生子試試。

真當楊戩的刀不利?

而石仲魁的本事和後臺比楊戩更大。

鬼才會去得罪他這個,就算受罰,頂多在人間逍遙幾十,上百年,就能重新回到天庭當帝君,當大都督的人。

玉帝左思右想,才說道,“賢婿,你看讓王靈官去你賬下做個‘右中郎將’,那獅駝王做‘中議郎’可好?”

不等石仲魁說話,王母就咳嗽起來,而且咳嗽了好一會,都沒能緩過來。

玉帝很快回過神,暗道自己怎麼就把心裡的想法給說了出來。

雲華仙子和三聖母則滿是詫異和不滿表情的,盯著自家親哥哥和親舅舅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