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成獅駝嶺大戰之前,佛祖對石仲魁的威脅還不會有那麼多的顧忌。

可石仲魁輕鬆就拿住金翅大鵬雕的例子在,佛祖這幾天自己盤算一番後,不免意識到,就算派出眾多羅漢、菩薩們,也不一定就能拿住大鵬。

不是大鵬的實力,足以打贏那麼多羅漢、菩薩,而是沒幾個人追的上他的速度。

即便石仲魁是用計拿住大鵬,可他手下八個實力比肩孫悟空的太乙金仙在,若是西遊途中一心搗亂,確實難對付的很。

又或者搶在取經人遇到危險之前,先把考驗取經隊伍的妖魔先給打殺,或者擒拿上天。

那自己安排好的九九八十一難,就成了空話。

而磨難不現,就別提‘法不輕傳’的話了。

到時候真經傳回東土,世人一問,取經人卻說,自己一路快馬就到了靈山,輕鬆取回真經,世人心裡會如何想?

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就沒人會重視,佛教在大唐大興的計劃,必然會困難重重。

而且以石仲魁是唐皇準女婿的身份,今後唐皇去世,新皇繼任,石仲魁在大堂內的地位肯定會更高。

甚至等上幾十年新皇也去世,後面的皇帝直接成了石仲魁的後輩,就會更加凸顯他和長樂公主的超然地位。

那時石仲魁要是明裡、暗裡的打壓佛教,還真沒人能制約他。

到時候自己在靈山中的威望必然大跌,說不定就會從現在佛,變成和燃燈佛祖一樣的過去佛。

佛祖立馬就決定拉攏示好石仲魁。

笑著說道,“當年在函谷關外,得老君一番指點,才有了貧僧今日之尊。如此算起來,貧僧和帝君的淵源可不淺。”

石仲魁聽完這話,驚的太陽穴都突突了幾下。

這裡可是靈山,兩位西方教的聖人就算退隱二線,不再管世俗之事了,可對自己的道統傳承,絕對看的比以往更重。

畢竟若是連道統都丟了,就算是聖人都會被世人遺忘。

但石仲魁隨即又意識到,老君分化西方教已經是事實,只要不涉及根本問題,如來確實不需要擔心西方兩位聖人會拿他怎麼樣。

既然如此,如來當然只在乎自己對靈山的統治。

認石仲魁為師侄,對他反倒有利起來。

再說,以六位聖人同在紫霄宮中聽道,同為道祖弟子的身份來算,如來稱呼石仲魁為師侄,其實再恰當不過了。

現在反倒是擔心石仲魁不願意認他做師叔,這才拿話來暗示,免得先說出口,被人拒絕後,丟臉的是佛祖自己。

石仲魁多機靈,很快認識到既然自己從未想過顛覆西方教,也不可能亂了兩位聖人的道統。

根本沒必要和西方教結死仇。

若是能得到先天金蓮的本源,放低點姿態又有何難!

再說,等西遊結束後,自己再和西方教衝突下去,其實並無好處。

甚至交好佛祖,等於得到玄門、天庭、西方教三方護佑,好處自然更多。

當然,若是玄門和西方教起了爭端,石仲魁也不會有任何猶豫的站位玄門。

笑著拱手問道,“師叔可是願幫小侄一次?”

說完,石仲魁猛的意識到不能這麼說,免得平白欠了佛祖一個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