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自己勸降了鎮元子,可五莊觀畢竟建立在西牛賀州,再如何做釘子插在西方靈山的勢力範圍內,兩者在整體實力上,相差還是太大。

萬一這老兒時不時找自己和玄門幫忙,那誰也別想安生。

還不如把這老兒的注意力引走,他有了期盼,自己也不需要擔心麻煩上身,還間接減少他和西方教再次結盟的可能性。

而且地仙之道怎麼說,也算是玄門之法,一旦有哪個地仙願意進御馬監效命,其實也算是為玄門培養人才不是。

一舉四得的事,石仲魁可不會放過。

“大仙可知小道當年被那孫大聖連累,向玉帝自請處罰,貶下凡間,墮入三千小世界重修之事?”

鎮元子心思一動,猜到正題來了。

思索片刻點頭說道,“聽聞賢侄只用了三五年,便賺夠了功德,這才得以功行圓滿,被文昌帝君等人親自接回天庭。

太乙天尊一眼就看中賢侄不凡之處,當場收為親傳弟子不說,賢侄還深得玉清聖人青睞,賜下先天造化蓮臺護身。”

說到此處,鎮元子自己停下了話,沉思起來。

好一會,才繼續說道,“賢侄的意思是,無數小世界中,也有天資非凡之輩。故而勸老道別把目光全放在四大部州上?”

石仲魁點點頭,“大仙當年同是紫霄宮中客,又創立地仙之道,按說比肩立下阿修羅教的冥河老祖不難。

可結果卻是冥河老祖逍遙自在,大仙卻夾在縫隙中左右為難,不得動彈。在小道看來,大仙確實該另尋他路了。”

鎮元子哪裡是那麼好忽悠的,更不是幾句話,就能動搖心神的人。

但他確實不甘,比不過同是紫霄宮中客的冥河老祖。

而且石仲魁僅僅只花了五百年,就已經成就太乙金仙圓滿境界,又確實出身三千小世界,甚至迴天庭後,都沒改變當年的肉身和樣貌。

說小世界中再出一個石仲魁,可能很難、很難,但就算比他差一點的天才,也足以比自己門下那些弟子們,不知道強多少倍。

石仲魁趁機說道,“大仙,試一試對您來說,有何難?就算耗費百年時間,對我等來說,也不過是眨眼間而已。”

鎮元子雖然心動,卻還是擔心失信於西方教,會惹的西方教惱羞成怒。

再說,玄門此時上門找自己,絕不是看重自己,而是不願西方教的勢力大增。

“我若聽了你這番胡言亂語,如何向西方教交代?”

“交代?”石仲魁笑吟吟反問道,“真論出身,如來佛祖都要喊大仙一聲師叔,大仙何須向他交代?

一句大仙和西方教兩位聖人同輩相處,難不成如來佛祖真敢發兵討伐五莊觀?”

鎮元子暗暗點頭,佛祖當年是截教大弟子的事,瞞不過他們這些遠古就存在的大能。

而且老君分化西方教,不僅真被他做成了,也是不容爭辯的事實。

抓著石仲魁的手,鎮元子笑著說道,“聽聞賢侄只用五百年,便修煉到八九玄功第五層大圓滿境界,老道雖有些手段,卻對玄門護教神功還是多多向往。

不妨今日互相論道一番,也讓老道看看這門神功有何非凡之處。”

石仲魁見鎮元子沒說想學八九玄功,或者想看玄功的功法,這才放心下來。